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客户端

数字报系

手机报

新媒体群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地评线】雪域时评:以“三个转向”推进西藏乡村全面振兴

2022年04月08日 17:3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王萌萌
分享到:    

西藏作为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通过全区各级力量的艰苦努力,到2019年底全区74个贫困县区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62.8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自2021年起,西藏全面开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着力从防返贫监测、产业项目提质增效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方面入手,脱贫成果巩固成效显著。下一步工作主战场将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阵地”转向全面乡村振兴工作“战场”,农牧区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阵地”的转移、“战场”的转换则需要转变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向,具体的抓手就是从“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工作举措”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牧民。坚持农牧民主体地位不仅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手段,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更是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有效保障。农牧民作为我区乡村振兴的主要受益对象,也是我区乡村振兴战场的“主力军”。过去的脱贫攻坚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工作对象主要以脱贫户和防返贫动态监测对象为主。随着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脱贫户收入水平逐渐向一般农牧民群众收入水平趋近,收入差距正在逐渐弥合。根据国家乡村振兴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同比增长11.6%;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0元,同比增长16.9%;脱贫人口收入、脱贫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速分别比全国农民平均水平高出6.4和1.1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西藏自治区在各项惠民政策执行到位和农牧民群众艰苦奋斗下,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35元,同比增长1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脱贫户不论是收入水平、生活条件还是精神面貌均有了明显的变化。我区乡村振兴的工作对象不应局限于脱贫户和防返贫监测对象,而是应该以乡村领域为全局考虑,以农牧区人口为工作对象,充分调动激发农牧民“主人翁”意识,强化农牧民通用语言学习、提升文化水平、增强职业技能和参与议事决策能力,培育乡村振兴所需要的现代化农牧民。

工作任务转向“五个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任务重点和任务中心主要集中在防返贫监测和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方面。巩固好、拓展好、夯实好脱贫攻坚成果后,工作任务和工作中心就需要转向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稳定、生态、发展、强边“四件大事”作为西藏工作的战略任务,其中就涉及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由脱贫攻坚和成果巩固期的产业脱贫转向产业振兴,需要将已实施的产业项目提质增效,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探索产业脱贫与振兴衔接的机制,持续提升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实施生态振兴需要提升乡村环境优美度、生活便利度和安全度,充分调动市场和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农牧民群众创造舒适安心的生活场所和环境。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实施文化振兴需要弘扬振兴乡村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现代文化需要。充分发挥乡贤群体在乡村的社会功能作用,推进乡村社会进一步发展。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农村社会治理是一个多元参与,协商互动自治的过程。实施组织振兴在于全面加强农村基础党组织建设,“凝聚人心,夯实基础”,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关系着党的事业发展,也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其次健全乡村自治、法治和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乡村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突出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实施人才振兴不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拓展培训类型和培训方式,把准民族地区综合性人才需求定位。让乡村人才“留得下”“育得出”,加大科技人才下乡支持力度。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为乡村振兴不断凝练内核,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治理支撑。

工作举措转向促进乡村发展。脱贫攻坚期内着力提升“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等基础设施水平势在必行,极为迫切。通过脱贫攻坚期和1年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努力,全区农牧民饮水安全保障率已实现100%,针对高海拔高寒地区季节性缺水的问题也已采取临时取水点的方式进行保障。全区电力、交通路网、通信网络、快递物流、科技下乡、控辍保学、乡村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条件均得到持续巩固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且具备一定条件和基础,基本能够满足农牧民群众生活所需。因此,工作举措将推进转向促进乡村发展上来,持续提升乡村发展能力和水平。实现乡村人口不离乡不离土,留在乡村创业就业,安居乐业,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留住人才。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刘金鹏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