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阿里

异乡有悟:天上阿里,脚下的梦

2016年01月12日 12:05    来源:声动高原    
分享到:    

有人说,阿里是生命禁区,高寒缺氧、条件艰苦;

也有人说,阿里是一段传奇,历史悠久、神秘厚重。

对于从未去过阿里的我来说,阿里,一定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a071.jpg

从拉萨到阿里,1500多公里。笔直的路似乎没有尽头,连着天、挨着云,四周草地辽阔、雪山连绵、湖泊空灵,一路别样的荒野之美简单又震撼。

a072.jpg

阿里的车牌“藏F”开头,一直被戏称是代表着一个扳手,因为从前前往阿里的路途遥远,路况差,每一个司机不得不练就随时拿起扳手修车的本事。然而我们一路乐得清闲。

在阿里采访,有一个字总被人提及,那就是“路”。

“以前最少走一个星期,灰很大……”

“要花十天,走五天路、修五天车……”

“我坐大巴走过一个月,没办法路太烂了……”

几乎我们所有的采访对象都在这条道儿上吃过不少苦头。

如今,一条条柏油路、乡村公路通向一座座幽静的村庄牧场,悄悄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路越来越好,让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安心前往阿里这片旅游热土,徒步的、骑行的、自驾的、跟团的,年年接踵而至。

a073.jpg

作为一名记者,在阿里我采访到了很多人,他们在阿里这片美丽却又艰苦的土地上,创造着属于自己的阿里故事。

孔繁森小学老师卓玛扎西,从1990年学校只有一排楼房,到如今的电子化教学,她从未离开……藏二代唐鸿,他的父亲1984年来到阿里,30年的奉献换来的是一身的高原病。但他依然毫不畏惧,跟随父亲的脚步……

阿里光伏电站的26岁站长小刘,从武汉只身一人来到阿里,和另外三位同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守护着全镇的光明……

还有阿里地区林业局副调研员其美才旺,26年如一日植树造林,防沙固沙,让阿里人享受到那一抹珍贵的绿……

a074.jpg

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有让人感动的故事。此刻我不想用高大上的词汇来形容这群人,他们在那里,也许只是因为一份对阿里的热爱、对自我的坚持。

是生命禁区吗?你看还有那么多人守在那里。

是“天上阿里”?你看还有那么多人走向那里,还有那么多人走出阿里。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一路上驾驶员师傅常常播放的那首《第三极》。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