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米玛次仁称得上是传奇人物。
工作上,他爱岗敬业、踏实进取,在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职务上光荣退休;工作之余,他还是一名生于阿里、长于阿里的著名本土摄影家,荣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首席代表,先后出版了《神奇阿里》等6部画册,主持完成了阿里分工委旧址、噶尔县教育史馆等纪念馆的设计、建造工作,成就颇丰、备受尊敬。
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已经退休3年,他始终不忘初心、老骥伏枥,在摄影和宣传弘扬阿里历史文化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诠释了一名宣传战线老党员的优秀本色。
“摄影是我一辈子的事业,不管退不退休,我都会干下去,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阿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各族群众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米玛次仁如是说道。
2014年底,刚刚退休的米玛次仁就为札达国家地质公园拍摄电视纪录片,制作宣传画册,历时2个多月,先后辗转成都、深圳多地。此后,他还接受中国人民大学邀请,赴北京举办摄影展和讲堂,协助地区旅游局再次赴北京举办阿里旅游推介会。
2015年初,噶尔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孔繁森小学建设噶尔县教育史馆,邀请米玛次仁担任总指挥,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干就是半年。
“噶尔县教育史馆以纪念孔繁森同志为主要内容,收藏了大量孔繁森生前留下的物品、文献和影视频资料,”米玛次仁介绍说,“最难的部分就在于收集这些东西,我们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挨家挨户、走村入户开展收集,像孔繁森用过的沙发就是在左左乡一户群众家里找到的,我自己也提供了不少收藏多年的实物和影视频资料。”
2015年7月,凝聚着米玛次仁和工作人员大量心血的噶尔县教育史馆正式开馆,成为阿里地区缅怀孔繁森同志、传承“孔繁森精神”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开馆以来,已接待干部群众上千人。
2016年,米玛次仁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纳为会员,摄影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但他没有就此满足,而是着眼于阿里摄影人才短缺的现状,开办了“象雄记忆”摄影讲堂,吸纳各界摄影爱好者加入,手把手地传授摄影技术。
截至目前,“象雄记忆”摄影讲堂已举办两期,招收学员24名,包括藏汉、男女、本地和援藏各类学员,年龄最大的42岁。其中第一批学员已经结业,全部申报了西藏摄影家协会会员,并多次在地区举办的摄影比赛中获奖,学员格桑多杰的作品还入选了西南六省区市摄影联展。
“我在狮泉河生活了40多年,党龄也有30多年了,亲眼目睹、见证了阿里这些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米玛次仁由衷地说道,“特别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党坚持从严治党,大力惩治腐败,非常鼓舞人心,脱贫攻坚工作更是成效显著,极大地改善了阿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阿里步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米玛次仁说,随着今年“一河两岸”景观工程、城市风貌提升工程、象雄文化广场改造工程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竣工,狮泉河镇的面貌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有时刚拍的照片没过几天就得重新拍。
如今,退休不褪色的米玛次仁已经发表《浅谈日土岩画上的象雄文化》等多篇关于阿里历史文化的学术文章。目前,他正在着手写一篇研究阿里红色遗址文物的新论文。61岁的他还开通了个人微博,将自己拍摄的阿里各类照片发表其上,让更多的人了解阿里、认识阿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