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草原景区草地资源比较丰富,其生态环境具有鲜明、突出的地方特色,其原始性、多样性、特殊性、地域差异性、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性在我国乃至世界具有独特的优势,为西藏生态旅游等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同时,阿里草原景区的生态环境也存在脆弱性、干燥性和不稳定性等劣势,具有生态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虽然阿里地区的人口密度和牲畜平均占有草地面积条件比较优越,但随着人畜数量的持续增长,增加了土地承载压力,使草原的实际承载水平与其低下的生态容量相比已经超载,制约了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为促进农牧业现代化、农牧区可持续发展以及满足农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阿里地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党委、政府关于深化农牧区改革的系列决策部署。2015年,率先在改则县进行牧区改革试验。2017年起,将改革试点扩大到阿里地区其他6县,充分结合各县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让新型牧业在阿里地区遍地开花,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探索出了草场发展保护新路子。
札达县采取“以旅游为主体,农牧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农牧两轮驱动’”的改革发展模式,实施托林镇蔬菜基地、札布让村象雄半细毛羊养殖基地、曲松乡牲畜短期育肥基地等项目,流转草场1.27万亩。措勤县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是典型的牧业县,为加快传统牧业转型,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该县着力建设集人工种草、蔬菜种植、牲畜短期育肥、传统屠宰、肉类加工及包装、冷冻冷藏等项目于一体的“高原生态畜牧业现代养殖产业园”,不但带动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而且为发展草原生态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
阿里地区行署专员彭措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阿里地区将以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多种形式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着力转变农牧业经营、生产、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确保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牧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