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群众致富梦也是大家的中国梦。
乡村振兴,释放幸福生活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抢抓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西藏、支持西藏的巨大政策机遇,在区党委坚强领导下,阿里地区以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党建品牌创建为统领,强力推进“大党建”大引领,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37个乡镇、145个村居快速发展、群众增收大幅增速,边疆乡村赶超式发展的后劲蓄得更足、措施更加得力、前景更加广阔。
海拔6656米的冈仁波齐神山脚下,坐落着阿里很出名的一个边境小康村——岗莎村。
天时地利人和,岗萨村处于普兰县巴嘎乡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核心区域,也是阿里精心打造的集体经济第一村。
近年来,岗莎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坚持抓党建促脱贫促乡村振兴,在增强“四个自信”、增进“五个认同”的前提下,广泛组织党员群众参与集体产业“抱团取暖”,2018年整村脱贫,奔上小康路。
党旗红、精气足、组织聚力基础固
红色精神深度传承让雪域村庄旧貌换新颜。岗莎村党支部大力实施党旗引领行动,以“两学一做”为主线,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为抓手,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穿始终,为村子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新思想引领群众观念深刻变化。弱鸟先飞,扶贫扶志,岗莎村党支部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惠民政策大学习大宣传,组织开展新旧西藏对比、“揭批达赖、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三个离不开”和“五观”“两论”政治教育等210场次1657人次,党员群众感党恩爱核心跟党走,充分认识到宗教消极影响危害,过好今生幸福生活的态度更积极。
标准化建设凸显党组织服务力凝聚力。借助全地区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东风”,岗莎村党支部制定出台覆盖联系服务群众、宣传执行党的决策、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等8个方面15项规范化制度;结合建设集体经济第一村,统筹筹措500余万元资金建设标准化活动场所,实现了党员活动、文化娱乐、便民服务等“十大功能”,成为群众想去、爱去、常去的好地方。
培养提升骨干队伍代表性更强。以边境党建红色长廊工程为抓手,积极开展“领头雁”“双带三培养”工程,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15名、致富带头人12名,一批有代表性的优秀党员充实到村“两委”班子;深入开展 “村村飘红旗、家家挂国旗、户户有党员、人人争先锋”红色覆盖行动,党员带头扛起使命,一面面鲜红的旗帜竖立在神山脚下。
强引领、转观念、致富路上争朝夕
政策暖心,农牧民党员群众只争朝夕。从无人不知的冈仁波齐转山牦牛运输队走上小康之路,岗莎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以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核心区优势旅游服务业为突破口,兴办集体经济组织,让群众意识到新时代大有作为、大有可为,打破了以前转山越转越穷的悖论。
服务转山富余劳力“活”起来。积力之举则胜,村“两委”坚持一手抓牧业生产、一手抓旅游服务,组织富余劳动力加入牦牛运输服务中心,做上牦牛和马背上的旅游生意,参与群众从当初的几户人家到今天的322户1103人,有牦牛2206头,马1103匹,如今牦牛运输服务中心已成为当地的致富增收、转移就业的主要渠道,群众年均增收1.2万元。
多元发展经合组织“大”起来。转变发展观念,岗萨村党支部抓住建设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机遇,实施“以旅游运输为龙头、建材加工为支撑、餐饮零售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模式,陆续开办便民超市、茶馆、扶贫宾馆、砂石厂、塔尔钦出租车公司等6家经济实体,注册500万元资金成立阿里首家村办现代企业西藏岗仁波齐转山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这个有3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牦牛运输队如今已发展成固定资产过百万的现代企业。
红利增收群众腰包“鼓”起来。岗莎村党支部践行共同致富理念,建立入股投资、利润分配、岗位分配等制度,定期公示经合组织财务收支情况,群众踏实劳动、明白挣钱。2018年该村经合组织收入2000万元,个别家庭创收突破15万元,高于全地区农牧民人均水平1倍以上,群众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实现了以前越转越穷到如今越转越富的大转变。
讲文明、树新风、美丽家园身先行
全面建成小康,文明不能缺位。岗莎村以建设边境小康村为抓手,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齐飞,农牧民群众自觉追求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展示出“宜居、宜业、幸福、文明”的崭新形象。
移风易俗共创文明家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气”“四洁家园”(村容整洁、庭院清洁、室内保洁、民风纯洁)活动,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革除陈规陋习、消除宗教影响;深入开展“文明家庭”表彰评选,每年表彰2个文明家庭,树标杆、立典型、促后进,努力培育文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助困帮贫共享发展成果。小康路上不落一户。岗萨村“两委”决定,每年将从村集体组织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帮扶村里贫困家庭。2018年村经济合作组织拨出33.6万元,11户贫困家庭添置家具和生活物资;拨出3万元,用于改善巴嘎乡苹果小学教育条件,让每一位当地群众共享发展福利。
美丽村庄共护绿水青山。把建设美丽村庄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开展“清洁村庄”集中整治行动和“垃圾银行”环保公益活动,鼓励拾捡垃圾兑换奖品,参与群众2.3万余人次,有效破解神山景区环保难题,保护了高原净土。(阿里地委组织部)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