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干部培训活动。
近年来,阿里地区始终坚持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为政治工程、战略任务,突出政治标准,把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贯穿育人选人用人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全角度画好画实画准干部的“政治画像”,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严格政治标准,鲜明选人用人导向
阿里地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精准科学把关,通过选好人、用对人树立正确导向,真正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一是突出政治标准。认真落实“六个绝不使用”“四用四不用”“四个是否”要求,研究制定《关于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暂行办法》,推行“四双一会审”政治素质考察工作法,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和干部任前承诺机制,实行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正反向测评,在谈话调研等环节重点掌握干部政治表现,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二是注重基层一线。坚持基层一线和勤政务实导向,大胆使用长期在高海拔县乡和驻村驻寺、维稳一线、脱贫攻坚、生态环保、防疫前沿、守边固边工作的干部,统筹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女性干部、党外干部、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和长期在藏工作的汉族干部,特别是把能力突出、表现优秀的干部用在关键岗位,形成“好干部到基层一线去、好干部从基层一线来”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强“潜质”培养。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制定《阿里地区关于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办法》,实施“789”“十百千”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分门别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储备一批、培养一批、成熟一批、使用一批,推动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更优、活力更足、功能更强。
突出政治忠诚,聚焦选人用人关键
围绕夯实绝对忠诚之基,以党性修养擦亮忠诚底色,以实际行动体现忠诚自觉,阿里地区着力打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一是突出政治锤炼。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开展政治忠诚、理想信念、红色革命、党性实践教育,举办专题辅导培训班120期1300人次,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1.3万人次,开展“重走先遣路,弘扬阿里魂”等主题党日活动4500场次,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把“两个维护”融入血脉、注入灵魂。二是注重正向激励。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制定《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阿里地区关于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办法(试行)》,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实干者、宽容失误者、追究诬告者、严惩腐败者,充分调动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广大干部在推进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各项工作中展示风采、大显身手。三是加强关心关爱。大力实施供氧供暖“双供”工程,累计投资30多亿元,实现5县县城和14个高海拔乡镇集中供暖、7县县城和37个乡镇供氧;建立人工智能健康管理系统,严格落实干部职工休假等制度规定,统筹解决困难问题,着力营造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政策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氛围,激励干部扎根高原、建功边疆。
考准政治表现,守好选人用人底线
坚持知事识人,把握干部选拔任用环节特点和要求,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阿里地区着力提高识人“分辨率”“透视度”,坚决防止“带病提拔”。一是突出群众满意度。坚持把群众满不满意、拥不拥护、爱不爱戴、赞不赞成、答不答应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完善民主推荐制度,健全干部群众评议平台,按照知情度、关联度和代表性要求,进一步延伸参与民主推荐人员和干部考察听取意见人员范围,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舆论评价和社会反映,真正把群众满意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二是注重社会公认度。坚持把政治素质考察与反分裂斗争、脱贫攻坚、守边强边等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通过专题调研、走访慰问、督导检查、民主生活会等,广泛听取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部门意见建议,认真听取父母、子女等身边人评价意见,深入了解干部“八小时外”的政治言行和品行口碑,有效防止“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的人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三是加强分析研判。前置干部选任审核关,严格落实“凡提四必”要求,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制度,实行考察对象联审机制,召开组织、纪委等部门组成的干部联审会,实行“双重”廉政鉴定和“双签字”制度,严把干部廉洁关口,坚决杜绝“带病提拔”。
压实政治规矩,提高选人用人质量
把从严要求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从严审核把关、从严加强监督、从严追究责任,阿里地区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一是突出选任监督。以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为准绳,认真落实“七必看”“四必谈”“六必签”要求,开展双超配备干部整治行动和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全面清理“三超两乱”,探索实行干部科和干部监督科对各县各单位人事方案及相关材料“双审双签”机制,加强对人选资格条件、程序等方面的审核,有效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二是加强日常监督。坚持教育在先、预防为主,深入开展“治庸治懒治散”“干部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等专项治理行动,执行干部外出报批报备制度,把提醒函询诫勉作为干部日常监督的重要措施,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推动干部监督工作管在日常、严在经常。三是健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干部监督联席会议、信息沟通和巡视巡察工作联络机制,定期向纪委、审计、信访等部门收集干部廉政信息,聘请地县乡村四级95名兼职监督员,实现干部监督信息收集全覆盖,构建线上线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叉的干部监督网格。(图片及资料由阿里地委组织部提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