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援藏干部在阿里地区烈士陵园宣誓。
2019年以来,阿里地区把拓宽系统专项援藏渠道、壮大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队伍作为深化对口援藏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秉承“服务员”理念,搭建“实干家”舞台,用好“助推器”作用,全地区共有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326名,覆盖全地区7个县30余家地直单位,累计落实系统专项干部人才援藏工作项目37个,资金6766万元,招商引资6家,实际到位资金1.25亿元,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阿里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秉承“服务员”理念,构建“三个彰显”管理服务体系
阿里地区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倾尽全力为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创造最适应、最优厚、最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一是坚持统一协调,彰显“通盘式”的“管”。积极建立健全地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上级系统部门指导支持,受援单位自主对接日常管理的“通盘式”管理机制,在流程管理上理清顺序,明确职责,先后听取受援单位系统专项干部人才援藏工作汇报39次,为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解决实际困难问题130余人次,向受援单位提出改进建议32条。二是坚持真情关心,彰显“全方位”的“爱”。持续加大生活条件改善力度,建成河北大厦、陕西援藏专家公寓楼等项目。每年组织2次健康体检,保障免费吸氧1100升,组织开展谈心谈话、走访慰问等活动140余场次。依托组织部主管干部保健职能优势,督促受援单位为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保障红景天、高原安、葡萄糖、感冒灵等健康保健药品。在本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500万元保障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相关待遇,做到本地干部有的,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都有,真情激励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在阿干事创业。三是坚持从严管理,彰显“规范化”的“严”。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系统、自主对接选派援藏干部人才服务管理的通知》《短期援助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办法》,持续强化地情教育、纪律教育和监督管理,健全年度考核、季度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管理好”。在好的政策服务的吸引下,今年有2名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提出调藏意愿,1名已在办理相关手续。
搭建“实干家”舞台,充分发挥“三种优势”。
坚持项目化理念和目标导向,充分信任、大力支持,让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有平台干事、有舞台发挥。一是积聚“智慧之光”,发挥“智多星”优势。组织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深入调研,形成《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高原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等调研报告、论文多篇,为脱贫攻坚联系点就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方面建言献策。研究高原病医疗、现代农技、沙棘开发等高原边疆特色课题,以创新之力推动边疆振兴。二是积聚“实干之势”,发挥“突击队”优势。将26名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给予关键岗位实职,其他同志全部委以重任,让其牵头重点任务,推动重点工作。广大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主动担责,敢试敢闯、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带上点子,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中突击上阵、冲锋在前,创造了各行业各领域多个第一和多个奇迹,受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三是积聚“创新之力”,发挥“鲁班斧”优势。突出改革精神、创新理念,用好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这一改革创新的“鲁班斧”,在各行各业深化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研究高原病医疗、现代农技、沙棘开发等高原边疆特色课题,以创新之力推动边疆振兴。
用好“助推器”作用,推动实现“三大转变”。
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好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助推器”作用,全面助推阿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一是绵绵用力“传帮带”,本地干部人才能力素质实现从“带骑自行车”到“会骑自行车”的转变。向本地干部人才教思路、传方法、授经验,开展跟案辅导20余次,业务讲堂、巡讲80余期,培训本地干部人才2300余人次,建立“一帮一”“一对多”结对帮带关系326对,全力提升本地干部人才专业化水平。二是持续发力“克难题”,本地干部人才解决问题的方式实现从“解题”到“破题”的转变。充分发扬攻坚克难精神和示范带动作用,带着本地干部人才一同补短板、强弱项、破瓶颈,本地干部人才转变态度、树立信心,环境工程评估检测、饮水安全保障等8个方面24个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的帮助下得到解决。三是搭桥借力“拓效益”,受援部门各项工作实现从“慢散拖”到“快稳准”的转变。广大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仅援项目、传技术,还带来了好经验、好作风,在系统专项援藏干部人才的带动下,受援各部门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明显好转,为民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多家单位党风、政风、干部作风为之一新,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群众反响显著提升。(资料及图片由阿里地委组织部提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