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昌都 > 三江新闻

昌都地区八宿县“三项”举措全力助推联户增收

2015年03月21日 11:1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开展以来,为充分挖掘群众增收潜力、拓展增收渠道、实现联户增收,八宿县委、县府结合县域区位优势、产业特点、发展水平等实际,多措并举,全力助推群众联户增收。

以联帮联扶挖掘增收潜力。依靠政策引导,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困难群众联帮联扶活动,有效挖掘群众增收潜力。一是健全完善小额信贷联保联担工作机制,有效简化贷款程序,不断为有致富门路的群众争取小额贷款,解决群众融资难的问题,充分体现了联户单位这一责任共同体的特征。目前,通过联保联担形式累计办理贷款463笔,为群众提供创业资金829.12万元。二是结合昌都开展的“一管四联三结”活动,扎实推进联户结对帮扶工作,不断加大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通过强化日常联系,结对交友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切实为群众增收消除障碍。目前,共联户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家庭609户,为困难群众发放帮扶资金(含物资)79.73万元。三是利用国家投资实施的扶贫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通过为困难群众购买藏猪、藏鸡、农机具等途径,努力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致富,为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铺好路、搭好桥。

以联建联营拓展增收渠道。结合各乡(镇)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双联户长传、帮、带的作用,通过开展致富项目联建联营活动,在部分有条件的乡(镇)、村(居)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利用“协会+户长+成员”的模式,不断帮助群众拓展增收渠道。一是白玛镇、拉根乡等乡(镇)因地制宜,大力扶持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业,鼓励群众自主修建温室大棚种植蔬菜,通过蔬菜种植不仅可以解决干部群众吃菜难的问题,也为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目前,共修建蔬菜大棚140栋,修建高效日光温室70栋,预计群众户均增收可达2000余元。二是林卡乡等乡(镇)依靠有利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核桃、苹果、桃树、花椒等经济林木种植,在双联户长的带领下,大部分农户都种植了不同面积的经济林木,据粗略统计,种植经济林木约6.46万株,进一步拓展了群众的增收渠道。三是然乌镇、吉达乡等乡(镇)在国家扶贫项目的扶持下,大力发展藏猪、藏鸡养殖业,通过在具备条件的村建立藏猪、藏鸡养殖基地,并将双联户长培养成养殖技术人员,有效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各养殖点共养殖藏猪1420头,养殖藏鸡4500只。四是然乌镇、邦达镇等乡(镇)利用区位优势,依托西藏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和自筹资金等途径,大力兴办“藏家乐”或家庭旅馆等经济实体,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目前,全县境内共开办“藏家乐”或家庭旅馆64家,预计可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

以联创联享打造增收品牌。立足特色产品和特色资源,以打造有地域品牌优势、市场竞争优势,能带动群众增收的品牌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荞麦系列特色产业,利用已形成的荞麦种植、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相对完善的增收体系,不断打造出一系列增收品牌,切实让群众体会到发展成果联创联享。白玛镇等乡(镇)双联户长看到了荞麦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纷纷组织辖区群众,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利用干热河谷地带的区位优势,积极投身荞麦种植,有效带动和促进了群众增收。同时,利用行业招聘优先条件,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行列,有效带动和促进了群众就业。目前,八宿县已累计投入资金135万元扶持发展荞麦种植,共种植荞麦1万亩,预计产量达150万斤,经济收益可达750万元。(李孟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