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昌都电(记者 闫党恩)昌都地区坚持把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环节来抓,创新实践,着力构建服务平台、打造服务队伍、强化服务措施、健全服务机制,逐步构建起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格局。
构建服务平台。结合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在乡镇机关和行政村分别建立便民服务大厅和便民服务站,实行一体化办公、一站式服务。结合开展“一管四联三结”、“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组织乡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每人直接联系2—3户群众,每月登门走访1次,每半月电话联系一次,每月向单位党委(党组)报1份联户群众情况报告。目前,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75万余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8万件,落实帮扶资金4.5亿元。
打造过硬队伍。昌都地区坚持干部力量下沉,全地区1142个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全部由机关干部担任,并为每个村居配备1名文书。根据党员干部个人特长,采取群众点名、个人申领、组织审定等方式,把党员干部分别编入维护稳定、产业发展、文化活动和扶贫帮困服务队,为群众提供特色化服务。建立困难群众档案,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强化便民措施。在村居“两委”、驻村工作队中大力推行“坐班服务、上门服务、代理服务”三项便民利民措施,村“两委”干部在村级活动场所轮流坐班代办民事,并通过电话询问、入户走访等形式,收集和转接群众需上级审批或终结办理的各事项,建立民事代办工作台账。制作干部便民服务联系卡,发放给每个群众,便于群众联系与监督。
健全服务机制。建立例会制,每月召开1次村“两委”干部例会,由选派村居党支部书记通报村服务站及村干部为民服务事项办理情况,部署下月工作;建立承诺制,村“两委”干部向村民公开承诺,每季度通过自评、互评、群众代表评议的办法,对村“两委”干部践诺情况作出优秀、合格、不合格档次评价,并将考评结果与奖惩挂钩。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