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县历来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积极推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为使该县民族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2006年开始就着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每年的8月定为“民族民间文化月”,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展出优秀民族手工艺作品,评选和表彰“十大民间艺人”;2008年,昌都县“嘎玛嘎赤画派”唐卡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2月,“昌都县嘎玛乡民族手工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年昌都县投入60余万元,完成出版了《嘎玛嘎赤画册》,主要展示介绍唐卡彩图、底线图和绘画史、绘画理论,其中65幅彩图唐卡为寺院、私人收藏的珍贵文物以及嘎玛德勒大师技艺鼎盛时期所画的唐卡,110幅底线图是嘎玛德勒大师花费三年时间所画,该画册的出版既是嘎玛嘎赤画派的传承教材,供世人传播和学习,也是对嘎玛嘎赤画派唐卡的有力保护和传承。
为了传承和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嘎玛嘎赤画派唐卡艺术,展示嘎玛嘎赤画派传承人的技艺风采,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该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都县8名嘎玛乡嘎玛嘎赤画派传承人及30余幅唐卡前往拉萨,参加“指尖神韵—藏族唐卡嘎玛嘎赤画派传承人精品唐卡展”。2014年4月23日至27日,画展在自治区群艺馆和西藏唐卡画院举办,联合拉萨的嘎玛嘎赤画师共展出了63幅唐卡作品。画展吸引了区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共计一万余人参观了此次展览,很好的宣传和展示了嘎玛嘎赤画派“唐卡”艺术的神奇魅力。
“唐卡”是藏族绘画艺术的主要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及很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嘎玛嘎赤画派于16世纪由南卡扎西创立,他从小师从第八世嘎玛巴•明久多吉大师,全面学习了各种藏文经典,并有幸目睹了第五世嘎玛巴•德行协巴受明永乐皇帝的邀请前往南京讲法时汉地画师绘制的《普渡大斋连环长卷》,该画风让他大开眼界,在勉唐派画风基础上吸收了中原汉地的风格,创立了嘎玛嘎赤画派。嘎玛嘎赤画派以昌都为中心,在艺术表现上强调个性随意、夸张、线条刚劲流畅、讲究功力、衣纹飘逸潇洒,体现出自由生动的风韵,设色偏重青绿色调,雅逸清丽,使画面产生一种美丽神奇的艺术境界。嘎玛嘎赤画派画派代表人物嘎玛德勒大师于2009年获得自治区级嘎玛嘎赤画派传承人称号,2014年获得西藏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弟子目前已有450余人,其中100多位徒弟的绘画技艺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通过教授嘎玛嘎赤画派技艺,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400余人就业。
昌都县嘎玛乡作为名族手工艺之乡,不仅生产唐卡,金属工艺锻造、石刻、雕刻等技艺也十分发达。近期昌都县以发展铜器工艺、唐卡工艺、金银器装饰工艺等为依托,充分整合嘎玛、柴维、约巴等乡镇现有资源,创建扎曲河民族手工业产业链,创新当地手工业发展模式,就地扶持民族手工业发展,引导其走上“专业合作社+农户”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之路。目前,嘎玛藏族金属工艺锻造已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嘎玛乡民族手工艺年生产总值已达到了上千万元,全面推进嘎玛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基础。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