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昌都

茶马古道上最大的骡马桥—嘉玉桥

2017年04月17日 16:18    来源:昌都报    
分享到:    

去过洛隆、边坝的朋友都知道,翻过著名的怒江山,经过曲曲弯弯又徒又陡的险路抵达怒江山角后就来了怒江边上。那儿有个村庄叫嘉玉村,近几年马利乡政府也搬迁到那里,村庄上去约一公里处有一座桥叫嘉玉桥。现在的桥是1975年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任荣视察洛隆、边坝时落实修建的水泥钢筋结构的拱桥。从现在的水泥桥往下走约500、600公尺处,你可以看到另有两座桥的痕迹。一座是原有着三个较高的木笼桥墩架起的桥,是1963年国家出资修建的可以过大车的桥。另一座就是当地老百姓自己修建的骡马桥—古嘉玉桥,它是藏族传统的石木结构桥,即桥墩以木笼装满石头,叠悬架梁,拼接桥面而成。茶马古道上的骡马桥大多由两个桥墩,二、三根木头拼架成,而古嘉玉桥是由三个木笼桥墩,四根木头组成,是茶马古道上最大的骡马桥,也是旧社会怒江上唯一的大桥,关于它的诞生至今还留有许多传说故事。

一说:很早以前怒江上是没有桥的,人们全靠划牛皮船渡江。怒江水的涨跌呈现季节性,夏季的怒江惊涛骇浪急流不绝,冬季枯水时石头露出来人还可走过江。因此每到夏季,百姓划船过江都要出事,老百姓也想到了修桥,但因怒江水面宽水流急,建桥选置是关键,老百姓年年修桥年年被水冲毁,无奈只好向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喇嘛求教修桥的位置,喇嘛说我把我左脚上的鞋扔到怒江,鞋被水冲到哪里桥就修在哪里。于是喇嘛脱下左脚上穿的鞋扔到怒江,鞋被水流冲到怒江中央的一个大石头上,百姓信喇嘛的话,就围绕这块石头修建一个大的木笼做为中央桥墩,在江的两岸各修一个木笼桥墩将桥架了起来。该桥一直使用到1962年。喇嘛左脚上的鞋藏语叫“夏衣”,与汉语“嘉玉”音相似,嘉玉桥因此得名。嘉玉桥能够在生产条件极为落后的年代修建,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智,清政府官员、噶厦政府官员、朝圣者和茶马古道的马帮都要从桥上过,当地政府还要收取过桥费,嘉玉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西藏交通枢纽,为西藏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二说:文成公主进藏时,一路跋山涉水取道洛隆前往拉萨时,遇到一条无名大河,河上没有桥,她看到许多无辜的生命被汹涌的河水无情吞噬,文成公主又累又急又心痛,泪水和汗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她的泪水和汗水 汇入到河中,就形成了滚滚怒江水。怒江藏语叫“佳姆俄曲”,意思是“文成公主的汗水”。怒江由此得名(佳姆俄曲)。文成公主是仙女下凡,有着一颗菩萨心肠,她祈求神灵保佑当地百姓能够平安幸福地生活,并从身上取下一条彩带抛向江岸,彩带立即化为一座桥—嘉玉桥。从此嘉玉桥连接了祖国内地与西藏,成为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道。怒江是否与文成公主有关,已无从考证,但传说故事表达了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无比热爱,是一曲藏汉团结的友谊颂歌。

如今,每当笔者路过嘉玉桥看见 古桥的痕迹,耳边就会响起马帮的驮铃声,那驮铃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嘉玉桥的发展和变迁,或许随着岁月的流逝,古嘉玉桥的颜色会慢慢消褪,但消不去的是她昨日的英姿与骄傲,消不去的是笔者对她的魂牵与情绕、敬重与热爱,历史不会忘记,嘉玉桥—茶马古道上最大的桥,将永载西藏桥梁史册。

责任编辑:格桑卓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