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昌都

昌都市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建设:“牛经济”的新气象

2017年06月02日 10:5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陈志强
分享到:    

走进昌都市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只见两排牛舍一字排开。喂料时,工作人员开着投料车,将饲草料投放在自锁颈枷前,一头头奶牛从牛舍中伸出头,慢慢咀嚼,享受可口的美味。

当奶牛进完食,工作人员又驾驶着饲料清扫机,将地面清扫干净。牛舍内,则采用智能化自动清粪设备,清扫奶牛粪便。

昌都市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坐落于卡若区卡若镇加卡村。该养殖场于2016年5月正式动工,总投资6500万元,由西藏益西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与运营,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高效奶牛养殖模式。

在与公司董事长唐建益交流中记者得知,从养殖场筹建伊始,就完全遵循市场运作规律。如昌都市农科所以土地按市场价作价入股,为养殖场提供土地来源.其饲草料种植基地,则是以每年每亩1200元的价格,租用卡若区俄洛镇、日通乡农牧民土地1100亩,租用时间为20年。

目前,整个养殖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现有200多头奶牛。其饲草料暂时全部来自卡若区卡若镇左巴村紫花苜蓿饲草料种植基地和俄洛镇约达村青储玉米种植基地。

唐建益介绍说,当养殖场自己的饲草料基地建成后,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草种,让周边600户群众种植饲草料,最后再由公司按市场价收购。与种青稞相比,种植饲草料的经济价值高出5倍以上,预计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至5000元。

在技术方面,益西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得到北京四方力欧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目前,益西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攻克高原冻精技术难题,在性别控制上能够保证90%以上的小牛犊是母牛。同时,益西农牧业科技公司为养殖场引进了良种奶牛和生鲜牛奶深加工设备,进行全程技术托管。

北京四方力欧畜牧科技公司技术代表陈星介绍说:“我们公司有3个人在这里负责技术托管,以保证益西公司的正常发展,同时帮助他们培育自己的技术团队。”

在乳制品加工车间,记者看到引进的巴氏鲜奶和高温杀菌乳两条牛奶生产线。唐建益说,待奶牛上规模后将紧紧围绕市场制作乳制品。乳制品投产后,将年产巴氏杀菌乳、常温奶、酸奶2460吨,年产值达5412万元。

而对于周边的农牧民群众来说,除了土地出租收入外,还可以有饲草料种植收入,或可以加入养殖场就业,成为养殖场技术员、管理员、后勤人员和牛奶销售员等,获得固定工资收入。

次仁顿登是卡若区卡若镇瓦约村的贫困户,是养殖场的投料工和清理工,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我没啥技术,平时就是干一些力气活,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工作地点又离家这么近,我非常满意。”次仁顿登满足地说。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