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在拉萨召开,全区七市(地)分管市长(专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书记、局长等参加会议。在随后的交流发言和分组讨论中,记者获悉,2017年昌都市创新性建立了以食用农产品快检室为龙头的体制机制,破解了昌都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安链条中的监管难题,探索出了具有昌都特色全区唯一的智慧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建立食品安全快检室
提前预警农产品安全性
“菜篮子”关系到每一个市民的三餐日常,市民每天从农贸市场、超市等渠道购买的瓜果蔬菜、鸡鱼肉禽是否存在农兽药残留超标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如何对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流通环节科学有效监管,尤其考验食药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
面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等特殊地理条件以及无检验资质食品检验机构等问题,2017年昌都市食药监局在认真调研、分析市场、了解民情的基础上,找准监管短板、创新思路、精准发力,打造特色,采取“政府主导、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三方检测机构参与昌都市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路和模式,筹集资金300余万元,用于快检室基础建设和购买服务,在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建立了食品安全快检室。
“通过政府买服务的方式在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建立的食品安全快检室,实现了对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性进行提前预警、提前防范,达到前置筛查目的,使监管执法处于主动地位,提高广大群众在农贸市场及商超购买食用农产品质量的可知性和安全性。”昌都市食药监局党组书记陈瑛介绍,这一举措可以说是“探索出了具有昌都特色全区唯一的智慧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电子显示屏公布快检信息
消费者可以随时查看结果
在昌都市某超市入口处的电子显示屏上,记者看到上海青、豌豆尖、菜心等蔬菜的食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信息用大红的字体显示在上面,购买蔬菜等农产品的市民可以随时查看检测结果。陈瑛介绍,2017年9月18日,在昌都第一农贸市场互惠互利型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快检室正式启动,实现现场检测,20分钟内出结果,检测结果不仅实时上传至食品药品监管平台,农产品快检信息也在电子显示屏进行公示,消费者可以随时查看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达到前置筛查的目的,使监管执法处于主动地位。监管部门通过办公室电脑和手机对上传的信息和所有快检室进行实时监控,合格产品允许上市销售,不合格产品立即停售现场销毁。”陈瑛说,目前已检测蔬菜、水果、猪肉和水产品超25000批次,不合格率0.2%。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