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昌都市在全面打响碧水蓝天保卫战上从污染防治、能源结构调整、绿色运输、生态环保等多方面下足苦功。
“这车真不错,亮堂、安全,还环保,我觉得乘车不仅方便,还不污染环境。”市民白玛雍措背着孩子乐呵呵地上了2号线新能源公交车。
由福建省政府援赠、厦门金龙公司研发适应高原环境的20辆新能源公交车自从正式投入运营以来,还有两条公交线路也正式开通。
1号线新能源公交车从孜通坝(农科所公交站)到俄洛镇公交总站,单程19.1公里,设29个站点;2号线新能源公交车将环城行驶,单程16.1公里,设25个站点。市民可选择较近的公交车停靠站点上下车,相关部门还将根据市民出行需求,设置更加合理的停靠站点和运营路线。
作为第一批昌都公交司机的嘎松西热开心地说:“作为第一批开这样环保的新能源车的司机,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在上岗之前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我会继续努力工作,让乘客开开心心出门,安安全全到家。”
据昌都市开投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有限公司的陈洁贤介绍,刚刚投入使用的新能源公交车配套设施、设备近期将陆续完善,根据试运行情况进行优化,届时还会推出IC卡打折优惠。
昌都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江世国表示,昌都市城市公交1、2号线路开通运行,将极大地方便群众出行,改善市民乘车条件,对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七城同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起到促进作用。下一步,将按照昌都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细化服务,加大工作力度,为全市的交通运输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空间敞亮的新能源公交车有19个座位,平均约10分钟发一班车。最早一班为7:00从孜通坝站出发,单程约1个小时。最晚一班车从卡若区政府站返回孜通坝站,时间为20:00。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