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昌都

朗杰: 巧手绘出“创业路”

2019年06月25日 16:0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陈志强
分享到:    

图为培训现场。

为增强农牧区群众谋生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昌都市贡觉县人社局举办了建筑施工培训班。

在洛隆县安居工程建设的各个建设工地上,总会有一个这样身影。高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带着十几个人,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洛隆县的安居房“梳妆打扮”,使原本平淡的建筑焕然一新,添加一抹新的色彩。

朗杰,一个办事火急火燎,但性格很开朗的中年人。他是西藏洛隆县彩虹民族文化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是洛隆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康沙镇藏式绘画和木器彩绘技艺的传承人。他白手起家,凭一支画笔绘出一片天空,带领上百人集体走上了致富路。

从小在洛隆县康沙镇也堆村长大的朗杰,由于受家庭的影响,12岁开始,就掌握了一定藏式彩绘技艺。1996年,朗杰从昌都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现昌都市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班毕业后,开始在昌都及周边地区进行绘画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发展,他本人拥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名气,也迸发了创业的想法。

2007年,洛隆县政府在得知朗杰有创业的想法后,积极协调各部门给予支持,帮助他成立了洛隆县藏式绘画协会,并把一些需要藏式彩绘的项目交给协会,扶持协会逐步发展起来。同时推荐朗杰参加各类培训,拓宽他的视野、提升他的绘画技术及创业素养。

在创业的路上,朗杰凭着一颗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心,2010年,他就开始为本县中学特困生提供免费绘画培训,让他们毕业后有一技之长,投身到洛隆的经济建设大潮中。

2011年,朗杰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洛隆县康沙镇农牧民专业绘画合作社。通过政府的帮助和指导,再加上他自身不懈的努力,绘画合作社也渐渐做出了名气,开始在四川、青海、那曲等地承接藏式绘画项目,创业之路逐步走上了正轨。

2015年,在洛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朗杰成立了洛隆县彩虹民族文化工贸公司。多年的努力终于结出硕果,在钟爱的藏式彩绘事业中他将小作坊打造成了规模化的文化创意产业。

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也就在新公司开业这一年,朗杰遇到了自己创业的第一个坎坷,因为缺乏资金和绘画技术人才,公司运营一度陷入了困境。幸运的是,当时洛隆县正大力宣传创业就业优惠政策,朗杰在了解到政策后及时与洛隆县政府取得了联系。

在对公司全面考察后,由洛隆县人社局牵头,为彩虹民族文化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了130名绘画技术人才,并输送到了公司就业,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同时,县人社局通过农牧民培训资金,委托朗杰的公司开展了2期建档立卡贫困户藏式绘画“定岗式”技能培训,共计培训110人,培训资金59.4万元。培训后留到公司就业,帮助彩虹民族文化公司解决了资金和人才缺乏的问题,帮助培训就业学员实现了年均增收2万余元。

目前,洛隆县彩虹民族文化工贸公司有员工130多人,主营藏式绘画、陶瓷、藏刀生产及文艺演出等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朗杰带领全县83名低保户和贫困户承接诸多工程和绘画作业,使这些贫困家庭的月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

宗珠绕邓是洛隆县康沙镇查然村的一名农牧民,因为家庭贫困,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由于缺乏技能,他只能在村里打些零工没别的事情做,致使家庭没有收入来源。

2016年10月,宗珠绕邓参加了洛隆县组织的农牧民技能培训,学习了藏式绘画技能。培训结束后,县人社局将他推荐到了朗杰的彩虹文化公司就业,他满怀激动地说:“是党和国家,是县委、县政府给了我脱贫致富的路子,我要满怀信心、充满激情地干好工作,这样我们家就有收入来源了,生活会越过越好,脱贫的日子也会越来越近。”

2018年,洛隆县彩虹民族文化公司成为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现在朗杰的公司已经步入正轨,也先后带动了488人次就业脱贫。朗杰表示:“彩虹民族文化工贸有限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公司将进一步继承和创新藏式彩绘,继续做好免费绘画培训,加快公司发展,努力为洛隆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益西旺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