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霓虹闪烁,乡村灯火阑珊,总有一盏灯,守护晚归的你。支撑这一切的,是我区电力的高速发展,是一代代西藏电力人的默默奉献。
夜幕下的那曲市嘉黎县尼屋乡灯火通明,点亮这里的正是西藏开投集团公司在当地投建的金桥水电站项目。2019年8月,金桥水电站建成投入使用,让尼屋乡及附近3万多名群众从此告别了靠蓄电池照明的历史。
看到明亮的灯光,西藏开发投资集团副总工程师冯继军感慨万千,自己付诸在这一项目上4年的心血终于结成了果实。
2014年,冯继军从重庆能源投资集团调到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来到雪域高原,他负责建设的第一个项目是位于山南市加查县索朗沟的嘎堆水电站,是冯继军负责过的最小项目,但正是这个“小项目”,却花了他的“大力气”。嘎堆水电站属高水头、小流量引水式电站。地质条件差、引水隧洞施工难度大等成为修建的难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冯继军将家安在工地,多次勘探、研究,凭借自身丰富的技术、管理以及现场经验,最终解决了嘎堆水电站的难题。从水电站的设计优化、人员管理、材料使用等方面出发,冯继军不仅让嘎堆水电站提前发电,还节约了约4000万元的投入。嘎堆水电站的建成投运,为第一次接触高原水电站建设的冯继军积累了经验,更增添了他在西藏干事业的信心。
2015年,冯继军又继续接手了金桥水电站建设项目。第一次到项目所在地——嘉黎县尼屋乡查看现场,让经验丰富的冯继军大吃一惊。“我第一次见到这么艰苦的地方,整个乡漆黑一片,每家每户一个太阳能板,晚上,房顶亮着一只昏暗的小灯泡。”也正是这样的场景,触动了冯继军作为一名电力建设者的初心,更加坚定了他要为当地群众把水电站建好的决心。
通过多次实地查看,冯继军发现,金桥水电站是处于无电地区的电力建设项目,如果全靠柴油发电搞水电站建设,整个投资需要多增加近亿元。心疼项目资金白白“烧掉”,冯继军夜以继日地研究其他解决方案,动员项目组先做施工供电线路图,并从嘉黎县城把施工供电线路引到了金桥水电站,输送电力、方便施工。通过他的施工方案,仅柴油燃料费一项就节约了近亿元资金。“节约的资金可转化为固定资产,没有因为用柴油花掉项目资金,让我心里特别踏实。”他说道。
在金桥水电站的施工过程中,冯继军及其团队还采取了新型的施工工艺,建成了金桥水电站大坝。他们优化了设计院原来分期施工方案,直接节约了7800万元左右的资金,间接节约接近两亿元资金。同时,电站地下室、地下厂房的施工,采取了立体式交叉施工,最终让金桥水电站的施工工期提前了6个月,整个发电工期也提前了6个月,整个工程建设投资大概节约了3亿元。对此,冯继军说:“我不想把国家的钱变成混凝土堆在那儿,它更应该被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2019年5月,金桥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19年8月,金桥水电站全面完成投产发电总目标,3万多名群众迎来了光明。
一个个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不仅给雪域人民带来了光明,还培养出了一批高原电力人才。对帮带年轻的电力工作人员,冯继军总是倾囊相授,他的敬业奉献也影响着身边的人。电力员工贺元鑫说:“为了解决一个项目难题,冯总总是呕心沥血,一丝不苟地翻阅各种资料。在建设过程中,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在生活上,对员工也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
金桥水电站的建成,对于冯继军来说,只是一个开始。面对西藏这片水电开发热土,他说,要继续将所学和实践用于水电站建设和管理上,去勾勒西藏清洁能源开发的蓝图,让清洁、稳定的电源“电”亮千家万户。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