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近年来,察雅县以打造“教育强县”为目标,通过结对帮扶、援藏帮扶等方式,努力加强师生品德建设,积极提升教学师资力量,全面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不仅降低了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的经济负担,还大幅度提高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
图为察雅县第一小学老师正在上课。记者 朱杉 摄
以德为先,培养师生优良品行
走进察雅县各学校教学楼,墙壁上都画有文成公主进藏、十八军进藏等民族团结的故事……长期以来,察雅县各学校秉持“以德办校”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学校师生品德教育,让优秀传统美德在校园里“闪光”。
“我平时也就是给贫困学生买点生活用品,帮年龄更小一点的女同学洗洗澡,这算不了什么。”尤云秀老师是2014年通过西部志愿者的方式第一次进藏,由于特别喜欢西藏的小孩子,就通过考试留在了察雅县第一小学。
师者,德之大也。察雅县各学校一直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打造作风过硬、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为目标,通过新入职教师宣誓、红色基地参观、生活结对帮扶等活动,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在全县教育系统形成了良好的风尚,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全面提升了全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育人先育德。察雅县各学校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始终将品德教育贯穿其中,学校每周班会的都会以特定内容为主题让学生轮流讲传统美德故事,还会定期开展新旧西藏对比活动,在“3.28”、国庆节等特定节点,红歌、演讲、书法等比赛也是学校常见组织形式,学生们在各种活动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
不仅如此,在学生们的长期感染下,家长们的思想也渐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构建和谐察雅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图为察雅县第一小学“小小讲解员”正在讲解民族团结故事。记者 朱杉 摄
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老师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好的老师不仅有优良的品行,还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水平。察雅县通过技能大赛、轮岗培训、援藏帮扶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近年来,察雅县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技能比赛,并协调当地教师赴各地接受培训,以此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2015年以来,累计组织300余名教师开展20余场教学技能大赛;组织400多名教师赴区内外接受技能培训。同时,察雅县还建立了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支教、送教下乡长效机制。2015年以来,察雅县先后从教研室、吉塘、卡贡、县中、县小学等学校选派200余名骨干教师到巴日、阿孜、肯通等偏远乡镇学校轮岗交流,教师们在不同岗位上得到了历练,教学能力也稳步提升。
2015年,全国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正式开始。2018年3月,察雅县迎来了第一批重庆“组团式”援藏教师,至今,先后共有两批18名援藏教师来到了察雅县援教。
“老师,以前我从没上过50分,这次得了53分。”面对学生布姆穷穷一脸欢喜,察雅县中学援藏老师刘兴蓉更是欣慰,刘兴蓉援教初期担任两个班物理老师,学生成绩不堪入目。鉴于此,她每周一到周五,利用中午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补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提高。面对教学水平的落后状况,更多的援藏教师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外辅导、兴趣小组、学习结对帮扶等方式,使学生思想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升其学习成绩;
黄玉平老师指导教师开展“千名教师同上一堂课”活动;陈静、刘兴蓉老师成功申报了2个昌都市第五期自主课题,。共主持召开了12次课题研讨会,带领本校教师以科研促进教学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援藏教师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学科教研等方面对当地教师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实现从“输血供氧”到“造血制氧”的转变,为察雅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据统计,援藏教师先后承担示范课35节次,开展主题讲座15场次,18名援藏教师两年来累计与近百名当地教师建立了帮扶关系。
艰辛努力,终得回报。察雅县教学师资力量的提升在学生成绩上得到了充分体现。2015-2019年,考取内地西藏初中班累计74人,考取内地高中班累计70人,小考、中考总体成绩在昌都市排名靠前。
图为察雅县第一小学学生正在做课间活动。记者 朱杉 摄
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教育扶贫工作
察雅县高度重视失学儿童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县教育局狠抓落实,与多部门联动、统筹推进。通过制度控辍、责任控辍、监测控辍、宣传控辍、关爱控辍等措施稳步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全县失学儿童劝返复学完成率达到100%。
察雅县加强了建档立卡户在校生管理,做到一生一档。此外,察雅县还制定出台了《察雅县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对不能入学接受教育的残疾儿童实行送教上门,着力解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在亲情关爱、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工作体系。
察雅县各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学校和老师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学生帮助,不仅有效避免了学生因贫失学的现象,还密切了师生、党群关系。察雅县第一小学老师白珍从2009年开始就对孤儿次拉进行帮扶,学习刻苦的次拉今年也已大学毕业,对老师10余年的帮助充满了感激之情。
察雅县及时足额兑现各类贫困学生资助资金,2015年以来,累计向859名学生兑现“中铝·格桑花”基金146.27万元,兑现区市县困难大学生资助资金1081.716万元,受益大学生1555人次;2016年协调援藏企业落实2015年助学金36.56万元,受助学生257名。
在教育政策的帮扶下,在学校老师的关心下,截止2020年7月,察雅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小学生3286人,全部入学接受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三残”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一件件实事、一组组数据,人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察雅县教育发展蹄疾步稳。展望未来,察雅县教育正风帆劲起、载梦远航。
(记者 刘金鹏 胡荣国 扎巴旺青 陈志强 朱杉 周婷婷)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