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支部成员在图书馆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
2020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昌都解放70周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始终高度重视局系统党建工作,紧密立足行业特征,坚持在做好“融”、“活”、“走”、“干”四字文章上下功夫,努力创建“传承红色文化,打造一流支部”的特色党建品牌。
理论武装突出一个“融”字,强化红色引领,创建书香机关。坚持在党建提升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切实做好融合文章,在常态学习中强化理论武装。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开展了“书香文化”建设活动,坚持以图书馆为主阵地,制定支部读书学习活动年、月、周计划,形成党员干部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良好氛围,创新了读书学习新模式,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不断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召开学习会21次,撰写学习心得体会32篇,积极组织开展“致敬八一、红色传承”“勿忘历史扬国威”等系列“红色”主题党日活动9次。
文化强基彰显一个“活”字,创新艺术形式,打造红色剧目。坚持在文化强基、固本上下功夫,以人民为中心,切实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积极打造了《铸魂达玛拉》和《昌都往事》等红色剧目,其中,《铸魂达玛拉》于7月16日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通过创新艺术形式,教育引导了广大干部群众珍惜美好生活,不断激发各族群众爱国之情;同时,机关支部和康巴艺术团支部党员积极加入“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广泛深入到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指导昌都市1142个村居成立1094支行政村演出队,把文艺节目送进到基层,演出场次达600余场,辐射群众10万余人。
红色传承秉持一个“走”字,寻访革命遗迹,传承红色基因。昌都具有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立足工作实际,坚持做好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在昌都解放70周年来临之际,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以党支部为载体,组织开展革命遗迹保护,走访慰问十八军老干部及家属活动,收集各类革命文物共计104件,为干部职工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同时,还成立了革命历史博物馆档案文献资料收集小组,分批前往自治区党史办、档案馆、文物局、图书馆及昌都市十一县(区)档案馆等部门开展了昌都战役及建设时期相关文献照片等实物资料的收集工作,收集各类珍贵文献资料670余份,并对已征集的104件文物进行复制工作。
担当作为深化一个“干”字,践行服务意识,打造一流支部。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紧紧立足岗位实际,在抓牢党建强文化、文化发展促党建上下功夫,用担当作为的工作作风深入践行服务意识。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在疫情期间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短视频《抗击疫情、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和宣传漫画《昌都狙击》以及编排的歌曲和舞蹈等,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凝聚了全社会抗击疫情的强大正能量;与此同时,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积极建设驻村党建活动场所示范点,组织各村开展唐卡绘画、金属锻造技艺、江达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象牙玉加工技艺、俊索藏药香制作、藏戏等项目培训,与福建省第九批援藏队对接,大力兴办文化产业。
今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基层基础,努力构建“忠诚、自觉、负责、奉献、自律”的新时代党员先锋队伍,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切实形成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明德”的生动局面。
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供稿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