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手工馆 > 编织

“邦典”编织之家:织出五彩生活

2015年05月14日 16:36    
分享到:    

 

19

各色彩线在“格桑民族手工业工厂”的姑娘手中,很快就变成了彩虹般的“邦典”。记者崔士鑫 摄

8月25日下午,记者沿着101省道,来到西藏历史上八大古镇之一的贡嘎县杰德秀镇。杰德秀,藏语意为“口齿伶俐”,距离贡嘎县城17公里,素有“邦典之乡”之称。

已有一千多年毛织品生产历史的杰德秀镇,商铺林立,出售各种各样的“邦典”。“邦典”藏语意思是毛织围裙,是一种五彩的、细横线条的氆氇,藏族妇女喜欢系在腰间做装饰品,后来渐渐成了藏式围裙的代名词。

在杰德秀镇,流传着有关“邦典”与文成公主的故事。传说在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到西藏的时候,把许多染料带到了高原,丰富了“邦典”的色彩,这才有了今天五彩斑斓的“邦典”。

走在杰德秀镇,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编织机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五彩的“邦典”, 不仅传承着杰德秀人世代相传的编织技艺,也在编织着杰德秀人今天的五彩生活。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记者走进了杰德秀镇居委会嘎日家,走进了她家两代三人三种不同的编织人生……

   父亲格桑的创业传奇

走进嘎日的杰德秀格桑围裙农民合作社,热情的女主人嘎日立即把记者让进屋里,这是一间到处挂满各种奖状、摆满证书和围裙样品的房子。在各种奖状的上面,记者看到的是同一个名字——格桑。一打听,格桑已于去年底去世了,年仅55岁。

格桑是嘎日的丈夫,在杰德秀格桑围裙农民合作社,在嘎日的简短叙述中,记者了解到格桑和他的围裙创业传奇——

格桑因腿脚不便,不能像镇上其他男子一样外出做工,但他有编织围裙的好手艺。可是,在上世纪70年代,把自家织出的“邦典”等手工艺品拿出去卖是要担“投机倒把”风险的,因此格桑这门手艺只能自编自用,或者是送给乡亲们。

守着一门好手艺,格桑家日子却过得非常拮据。

是改革开放的好时代,给格桑带来了创业梦想。在市场经济春风刚吹到高原的时候,格桑还只是和妻子嘎日两个人编织“邦典”,收入也只能补贴一点家用。

1998年,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格桑申请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又把村里那些家里比较贫困、没有工作的人员召集起来,教他们编织“邦典”的技术。

从那时起,在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简陋小房子里,格桑开始圆他的“邦典”梦,开始了他的创业传奇——

2002年,在当地政府扶持下,格桑贷款2万元,办起了家庭作坊式的格桑民族手工业工厂,最多的时候,有6名员工,一年下来就还完了贷款,还有了2万元存款;

2004年,格桑又贷款3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不到2年时间,就还清了银行贷款;

2006年,杰德秀围裙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格桑是当时唯一的传承人;

2007年,格桑成立了格桑民族手工业扶贫企业,创办了杰德秀藏毯厂,每年有5000元的非遗经费补贴;政府还拨给15万元的培训费,让格桑传授群众编织技术;

到2008年,格桑的厂里已经有了20台编织围裙的机器,格桑家一年靠制作氆氇和“邦典”少说也有10万元的纯收入……

赚钱了,格桑家的生活开始逐渐好起来。早在2000年,格桑家就率先在杰德秀镇盖起了一栋二层小楼,他家的小院兼具民族和现代特色,平坦的水泥地面干净整洁,堂屋里藏式组合柜上摆放着电视机、影牒机、音箱等家电,以及皮沙发、茶几等现代化家具,连屋顶都装饰一新。那时候,格桑的厂房也已经初具规模。

2005年,格桑被评为共产党员示范户,并被评为“双带、双培”致富能手;2006年被评为贡嘎县和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6月,国家文化部命名格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围裙、卡垫织造技术的代表性传人;2008年被评为山南地区十星级文明户,2009年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户。

可惜2010年底,格桑却过早地去世了,藏毯厂只好由妻子嘎日来经营管理了。

 

   母亲嘎日的扶贫梦想

丈夫格桑去世后,嘎日就挑起了厂里的重担,这对于一个48岁的农村妇女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2011年,嘎日将杰德秀藏毯厂更名为山南贡嘎县杰德秀镇格桑围裙农民合作社,虽然名称还是丈夫的名字,但企业法人却已变更为嘎日了,这也意味着从此嘎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早在格桑在世时,嘎日就向格桑学习了新的编织技术,现在,她又要把这些技术传给更多的村民们。

除了传授技术,管理是嘎日的头等大事。在嘎日的企业里有25名职工,为了鼓励大家的积极性,嘎日对员工实行计件工资,每织一件围裙45元,月平均工资1200元,这样算下来,一个职工一年有1万多元收入,每年共发放职工工资33万多元。目前,嘎日的产品已有围裙、氆氇、毛毯等10多个品种,远销到尼泊尔、印度等地。2010年,格桑围裙农民合作社实现收入40余万元,年平均纯收入7.35万元。

现在,嘎日家年收入达到7万多元,嘎日的大儿子今年考上了重庆大学,家中还有2个孩子在上学,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

“我是富起来了,但我的梦想是让大家都富起来。我厂里的职工都是家庭困难职工,农忙时回家干农活,农闲就织围裙,增加收入。”嘎日说。

而且,嘎日织“邦典”的原材料全从当地农民手中收购,她还免费给县实验中学学生教授编织技艺。

嘎日带领周边乡村群众编织“邦典”,开辟了一条弘扬民族手工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在阿佳(姐姐)嘎日的带动下,我家现在也在织‘邦典’,一年有1.5万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就在附近的杰德秀镇斯麦居委会村民巴果说。

在嘎日的带动下,杰德秀镇小型家庭编织作坊逐步增多,目前,编织户已达980户,固定从业人员1400余人,织机2100台,年收入800余万元。

   女儿丹增卓玛的市场意识

在记者采访嘎日的时候,她的女儿丹增卓玛一直默默地坐在身边。这个落落大方的姑娘,一头披肩长发,今年才16岁。

13岁时,丹增卓玛就跟爸爸学习“邦典”编织技术,现在,她一天可以编织一条“邦典”。但小小的丹增卓玛,却有着与父母亲不同的人生经历。

2010年8月,丹增卓玛到上海世博会参加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展示,作为年龄最小的非遗展示者,丹增卓玛代替生病的爸爸向世人展示了杰德秀“邦典”编织技艺。

这是她第一次去内地,满眼都是惊奇,却没有一丝胆怯。这一次,她带去了“邦典”、卡垫、氆氇等十多个品种。但在15天的产品展示中,因为天热,她的产品只销售了二三千元。这是她第一次到内地市场闯荡,有辛酸,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人生的收获。

今年6月,丹增卓玛又一个人到成都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虽然也只卖了不到2000元的产品,但丹增卓玛感受到内地市场的需求,感受到产品需要改良品种。

“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外国人很喜欢西藏的东西,围巾、披肩很受欢迎,我要协助妈妈改良品种,扩大销路。”18岁的丹增卓玛,说起产品来头头是道,看来,在内地开了眼界,丹增卓玛的市场经济意识已远远超过她的妈妈嘎日了。

谈起今后的打算,丹增卓玛兴奋地说,自己要加紧学习市场营销,等将来妈妈老了,她要把合作社接过来,把厂子办得更好,让更多的人都富起来。

走出格桑围裙农民合作社,记者还在回想嘎日一家两代三个人的不同经历,那是“邦典”编织之家三个人的不同编织人生,那是不同的三个人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共同人生追求……(记者:张晓明 崔士鑫 李文健 梁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