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手工馆 > 编织

藏装作坊 针线穿梭忙

2015年05月14日 16:36    记者 顾倾城
分享到:    

1

中午十二点半,在自治区群艺馆忙碌了一上午的桑旦终于“下班”了。在服装展期间,桑旦和其他手工艺人一样,每天都要到群艺馆报到,这七天时间,他们要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上下班”,在群艺馆里为前来观展的观众们做藏族手工艺制作的现场展示与讲解。

回到自己的店里,桑旦终于可以稍作休息,吃碗藏面,喝上几口甜茶,然后与店里的伙计们开始商量着新的一周的工作。桑旦的店铺位于朵森格南路,拉萨市第一小学对面的巷子里,店铺不大,而且是整条街唯一一个没有牌匾的。

桑旦介绍说,2005年开这家藏装制作作坊的时候,只有他和另外一个伙计普尺。当时他们都是从一家工厂里出来的,由于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手艺,于是就一起开起了这家“兴飞民族服装店”。

服装店刚开业的时候生意一般,在摸索的过程当中,桑旦也像其他创业者一样吃了不少苦头。没有固定的货源,销售渠道不畅通,客户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这些问题随着桑旦的不断学习和改进之后,迅速得到了扭转。如今,桑旦在业内已经声名远播,这间小小的藏装制作作坊,是桑旦梦想起飞的地方,也是他成长进步的一个缩影。

2

桑旦说,如今的这个店能够基本满足不同客户的各种需求,普通藏装、演出服装都能做。其中演出服装最为复杂,涉及的人物众多,既要体现不同人物的身份等级,又要顾及舞台形象和演出效果,同时还得尽可能满足客户需要和控制成本。

如今,已经成为老板的桑旦亲自操刀的时候不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己先做好一套样板,或者是现场指导员工制作,然后就由他们自己去操作实施了,除却布料是买来的,其他都是手工缝制和绣。若是工艺复杂的服装,一个月下来能做30套左右,简单的能够达到50套。

桑旦憨厚地笑着说,别看现在人多了,做的衣服多了,每年的成本也在逐渐攀升。桑旦介绍说,2005年自己刚租下这个30平米的两层店面时,租金才2000元,如今已经涨到3000元了。而且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请的人也多了起来,除却店里的常驻人员,还有一些外聘人员,人员成本也在增长。

在这间小小的藏装手工作坊里面,桑旦和他的伙计们制作的各类藏装畅销整个西藏,有的甚至还远赴内地及国外进行展出。这些心灵手巧的手工艺者们,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心灵,在针线穿梭之间,编排和绘制着各自的幸福生活与美丽人生。

3

普尺是桑旦老婆的亲戚,来自日喀则,在拉萨已经15年了,以前和桑旦一样都是在拉萨的某服装厂工作,后来一起出来创业。普尺是这个店里除去桑旦以外,最老的员工了,从这家店开业起,她就一直在这里了。普尺的父母仍在日喀则农村,而她,则至今未嫁。普尺说,自己因为喜欢目前的工作,所以一个人也能乐得自在,并且店里的事情非常忙,也就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私人事情了。

边聊天边工作的普尺正在缝纫机前忙碌地裁剪缝制着藏戏服装的蓝面具,也就是藏戏开场人物温巴面具,普尺说,像这样的裁剪加上后期的绣花,一共要三天才能完整的做好一个面具。

在桑旦的这个藏装作坊里,年龄最小的是来自达孜县的次仁卓玛,1996年出生的次仁卓玛来这里已经两年了,初中毕业后就跟着老乡桑旦学起了藏装制作工艺。如今,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藏装制作工艺,次仁卓玛也逐渐能够独当一面了。

嘎珍来自尼木县,今年23岁,是这个店的新进学员,去年7月份才来到这里。虽然前来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勤奋好学的嘎珍已经基本掌握了藏装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因为自己喜欢,所以经过亲戚的朋友介绍之后,她便来到这里,开始在针线之间,绘制她的人生轨迹。

这一天,嘎珍和次仁卓玛一起要为新接的一个单子赶制藏戏服装。她俩主要负责阿吉拉姆的戏帽,每天朝九晚七,一天下来,两个人能够完成10个左右。

店里的巴珠是一位残疾人,来自山南地区隆子县,今年52岁了,经过朋友介绍来到这里才6个月,之前也一直从事藏装的制作。在桑旦的店里,他主要负责一些日常杂事和机器完成不了的手工活儿。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