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手工馆 > 金属制造

铁镶嵌的金坛城 西藏铁器工艺之最

2015年05月14日 16:36    记者 顾野生
分享到:    

 

11

铁器收藏大王丹增达杰。

虽然铁工艺在西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铁工艺并没有得到它应有的认可。铁工艺制品长期饱受“冷落”,很少会被外界所关注。但事实上,古老的西藏使用铁器非常广泛。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西藏贵族阶层特别喜欢用铁器。从宗教器物金刚杵,到生活器皿茶壶、碗盖,再到装饰品火镰或钱包,都是铁器。所以铁器藏品无处不在,但收藏铁器的人却少之又少。

铁器收藏大王丹增达杰

丹增达杰是一位资深的收藏家。在行业内,大家都称他为“铁器收藏大王”。据丹增达杰介绍:“在长达一千年间的西藏,铁器只有宫廷、寺庙和贵族才能用得起。铁器用具不像唐卡或佛像那样普遍,家家户户都拥有。在古老的西藏,铁器用具是一个家族地位或权力的象征。“西藏铁器非常丰富,但收藏的人非常少,对西藏铁器工艺了解也甚少。丹增达杰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那么痴迷西藏的铁器工艺。并像瘾君子一样为此着迷、不能自已。他收藏了上千件西藏铁器,涉及到宗教艺术范畴的法器、民俗生活类的日常用具,还有装饰类别和兵器类别的,应有尽有。于是,丹增达杰”铁器收藏大王“的美名不胫而走。

13

丹增达杰收藏的铁镶嵌的金坛城。

铁镶嵌的金坛城之哲学

在丹增达杰所有的藏品之中,有一件藏品堪称是“西藏铁器收藏之最”,也是丹增达杰古玩店里的镇店之宝。那就是用铁镶嵌金的坛城。坛城在古代印度,原指国家的领土和祭祀的祭坛,用于宗教仪轨。而所谓的坛城,就是藏民族借着一个具体的实物,来表达佛教的哲学意念。如同著名画家韩书力所说:“通过曼陀罗(坛城)这一媒介,来与冥冥中的另一个世界会晤交流,从而增进赏析藏密艺术时那种油然而生的神秘感、距离感和超现实感。”藏民族有“供曼扎”的宗教习俗。将曼扎比喻为一个宇宙的中心,并将世间的宝物如珊瑚、珍珠、玛瑙等供奉出去,通过“身语意”的传达,表达消除自身的罪孽和造福于世界的美好祝愿。

这个铁镶嵌的金坛城,是明朝永乐年代西藏出产的宗教工艺用品。是西藏铁器工艺水平里最高级别的藏品。五年前,丹增达杰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第一眼见到它的时候,便念念不忘。为了跟老板讨价还价,他奔走尼泊尔三次,终于以十万元的价格成交买下。“当时我简直没有觉得金钱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我只知道若我失去它,会有第二个如我一样痴迷的买主会对它恋恋不舍。我特别坚信人与器物的缘分,在初见的那一刹那,便注定你与它会有一段特殊的缘分。”

坛城一共有四层。意味着藏民族所信仰的“地、水、火、风”。在藏民族的意识里,地、水、火、风是这个世界构成的最基本的元素,缺一不可。于是,这四层坛城,组合成一个虚拟的精神宇宙。事实上,按照藏民族的意识,人的身体,也同样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组成的。无独有偶,《奥义书·第二梵书》的诗句,也这么写道:“一个人死后,身体回归地,汗毛回归草、头发回归树、血液和精液回归水,语言回归火,眼睛回归太阳,思想回归月亮,耳朵回归方位,气息回归风。”

 

12

僧人们在制作坛城沙画。

铁镶嵌的金坛城之美

当我问道,为什么这座坛城会成为西藏铁器收藏之中的极品?丹增达杰继续将珊瑚、珍珠、绿松石敬献给坛城。这个动作自然又庄严。“这座坛城是西藏铁器工艺中极少的珍品,原因有三个。一是因为年代久远,现在我们考证它为明代永乐时期的西藏铁器。二是因为它的工艺之美。虽然西藏铁器都镶嵌着金银和镏金。但铁上镀金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种工艺。铁镏金工艺到现在几乎已经失传了。大部分的西藏铁是从固体铁块提炼出来,而不是铸造而成的。铁是用火加热到红,然后才能使它舒展,扁平,热轧及雕刻。用锤冲孔及凿刻使铁块凉却时在表面刺穿和切割或进行浮雕装饰。在那个没有电力和机械的年代,能制作出这么精美的铁器工艺实在是巧夺天工。三是由于它非常稀少罕见。我收藏西藏铁器工艺品无数,这么精美的铁器坛城唯此一件。”

人与物有情 收藏无价

丹增达杰非常钟爱这座铁镶嵌的金坛城,平日都将它放置在保险柜里。只有有缘人,才能让他打开保险柜,一睹这座坛城之风采。他通过收藏,发现人与人之间,人与器物之间都有一种无可言说的缘分。他体悟到了“惜缘”。并将每一件藏品都擦拭得非常透亮。

“我曾经在梦里,梦见过一只年代久远的象牙达如鼓,醒来之后,我四处搜寻,希望能找到它的踪迹。”对此,丹增达杰深信不疑。他坚信梦境是一种预示,不仅仅只是大脑皮层的休憩。他说:“人与物有情,而收藏无价。藏民族相信万物有灵,每一座都赋予了神灵的意义,于是我们从未想过要凿山开矿或者凿山通隧道。因为我相信,每一座山,都住着一个神灵。我们只需敬畏它,爱护它,而不是利用它,损坏它。这座坛城也一样。虽然它稀少而贵重,我也珍爱不已。但有一天我会将它‘喜舍’给一个如我一般珍爱它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