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手工馆 > 金属制造

“嘎派一定会出现大师级的艺术家”

2015年05月14日 16:36    记者 张溢
分享到:    

24

罗布顿珠老师

“我15岁时就拜师学习制作小型佛像,刚开始的3年,给师傅洗衣做饭当保姆,完全是义务劳动,没有任何收入。三年之后,才开始学习制作佛像。”在西藏雪堆白传统手工艺术学校的一间教室内,26岁的罗布顿珠老师回忆着往昔求学的艰辛历程。

罗布所说的小型佛像制作是流传于昌都、甘孜、康巴地区的小型铸造佛像工艺。这门传统手工艺术从雪堆白时期便已存在,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虽然受到克什米尔、尼泊尔、印度、汉地等佛像制作流派的影响,嘎派小型铸造佛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复杂的制作工艺。与尼泊尔佛像的秀丽相比,嘎派的小型铸造佛像略显粗犷,拥有古风古意。

“与机械化模式化制作出来的佛像不同,我们都是手工敲打,制作出来的佛像神态各异、各有特色;同时使用的原材料比较纯粹,是100%的铜。并且,制作的过程中,氧焊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以前,人们会把金银铜铝等金属烧化,用融化的液体来连接佛像,但是这种技术只能制作20公分的小佛像。也有人尝试过用这种液体来连接大一点的佛像,但都失败了。采用了氧焊技术后,艺人们也能制作较大的佛像了。”谈起嘎派小型佛像制作,罗布如数家珍。

然而繁华不再,这门古老的手工艺术日益式微。时至今日,在罗布的家乡昌都,已经很少有人做小型佛像了。整个藏区,也大约只有50个艺人在维系着这门濒于灭亡的传统手工艺。“我小的时候,做佛像的师傅特别多。我自己也拜了很多人为师,汲取各家之长。”对比今昔,罗布显得有些伤感。“学习嘎派小型铸造佛像的成本很高,学费高,时间长,要三四年,很多年轻人没有这个耐心,并且完全靠这个来谋生会很艰难。这可能就是嘎派传承当中最大的问题和艰难之处吧。”

虽然如此,已经有7个徒弟的罗布却自信自己的学生可以成为大师级的艺术家,“和我不一样,除了学习佛像制作外,他们还学习汉语、英语等文化课,将来他们会走出西藏,走向世界,拥有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天地。”

26

图为罗布顿珠制作的小型佛像。

25

图为罗布顿珠制作的小型佛像。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