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美术馆 > 藏文书法

藏文书法艺术

2015年05月14日 16:37    
分享到:    

  藏文是有悠久历史的一种古老文字,它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这是藏族历史上政治昌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重要时代。传说松赞干布派其大臣吞米·桑布扎等十六人携带黄金前往天竺和西域留学,吞米等人拜婆罗门李敬和拉热白森容学习梵文和声明学,成绩显著。回藏后,仿照梵文和乌尔都文,创立了藏文(王辅仁、索文清编著《藏族史要》,四川民族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七月版)。藏文从产生之日起,就随之产生了书法艺术。藏文书法作为一种专门艺术受到重视,则是以后的事。藏文书法的首倡者们书写出规范优美的书法,不仅起到了将语言的记录形式大众化的作用,加强了文字传播信息的社会功能,而且也起到了追求书写形式的美观,使藏文书写趋向艺术化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对外宣传和交流,很多人不了解藏文和藏文书法。

  藏文书写工具及材料

  藏文是硬笔即竹笔写的。竹笔分为圆竹笔和三棱竹笔,不论是哪一种均选用质地坚韧的竹子,将其风干后削制。特别是用以制做三梭竹笔的竹子,还需炊烟熏制。藏文《丹珠尔经·工巧部》中有专门论述制做笔、墨、纸和刀等的卷函,也有单独论述四宝的专著。在这些著作中对笔、墨等的选材、制作或研磨,工艺要求等作了详细论述一从墨的种类而言,有黑、红、蓝、黄、白、灰、褐等,从原料来讲有碳质的和金银、珊瑚、珍珠等八及汞矿等。

  竹笔书写藏文的这一特点,要求初学书法者在较长的时间内用习字板练字,以打好书写功底。因为习字板表面较粗糙,在习字板上练习好了,就能打出书写基础。书写的方向是从左至右,书写格式有严格规定,以尺犊为例,上下行文,平行行文。对长辈、对平辈、对晚辈的行文及书写格式都不一样,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书体,以至公文、书信的折叠封口等也有讲究

  藏文书法特点

  藏文文字结构的特点是,以基字为中心,五个前加字一定要写在前边,十个后加字写在后边,三个上加字写在它的上边,四个下加字写在它的下边,二个又后加字写在后加字的后边。其书写顺序是依基字的前加、后加、再后加的次序逐步进行。藏文的读音在藏、青、甘、川、滇的广大藏族聚居区虽有差异,但书写形式各地却是统一的。就其书体种类而言,主要分为楷书和草书两大类。楷书要求运笔轻重适度,疾徐得当,刚柔相济,使结体既显示严谨茂密,又不失之呆滞。草书分为初学体(藏语称“嘎卡”)、舞步行书(藏语称“堆筛”)、长足行书、短足行书、半草体和草体几大类。实际上,前几类也可列为行书。

  和汉字书法学习的程序一样,初学藏文书法,都从楷书入手。藏文的三十个字母中,有九个属于“长脚型”(即下部笔划延伸较长),如果把一行作三等分,“长脚”必须写至下部边线,其它非“长脚”字母则分别居一行之上中部。再如把一个字母所具的宽度纳入与横行的三等分相等距离的竖三等分中,就好比把一个字母装进了一个很小的“九宫格”,字母笔划在这一“九宫格”中的各个部位各有名称,或称“眼”、“肩”,或称“腹”、“足”,各具特色。藏文书法中,楷书是“有头”一类的,重在字体一定庄重严谨。学习楷书的步骤是,先将三十个字母写稳定后,再练习写五个反体字母和四个元音符号,最后,学写前后上下的加字。如此循序渐进,直到每一个字、每一行以至通篇都写得结构严谨,工整熟练了,才算符合楷书书写的要求。有了一定的楷书基础之后,才可以学写草书。

藏文草书的要求复杂一些。讲究每幅书诀作品通篇的气韵追求气势流走、跌宕有致。每一字母的“长脚”以及相当于隔音符号的“,”(辙)皆须直中见曲,以致“曲如半弧”。_相邻字母和相邻音节要一气贯通,谏其疏密有致,既不显游离讼弛,也不感紧凑憋气。对一于元音字母和下加字母牡则要求位居每行之上者不现悬离,位居每行之下者不觉垂吊粗要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从表面看,藏文是远较汉文更为简单的拼音文字,但要攀登其书法艺术的高峰,却并非易事。需要持之以恒,朝夕研习才能有所成就的。

  藏文书写姿势不同于汉文。汉文书写一般要求_挺胸端坐,两足着地,纸铺桌上,悬肘进行。藏文书写则是盘足端坐,纸折叠夹于左手食指和小指之间,仰掌于膝并直对左乳,右手执笔,要求以姆指和食指钳住距笔尖一寸左右的部位,执笔要松紧适度,中指以下应适当伸缩,掌心留下能够容纳一鸽蛋的空间(这一点倒和汉字书写执笔方式相近乏)。

  历代藏文书法名家

  藏文创制一千三百多年以来,有名可考的历代书法家,当首推史称的藏文的创制者吞米·桑布扎。吞米在拉萨东部曾科郎多神殿(今墨竹工卡县尊母蔡寺庙)的石壁上,亲笔书写了若干称颂藏王松赞干布的诗歌,其字形体匀称生动,人们将其比喻为“似黑蛙在草地上伸腿”。稍后的芒松芒赞时期(公元650—676),出现过有名的书法家昂仁青八,其字被誉为“如砖头并列”,都松芒赞时期(公元676一704),有大书法家巧嘎漂采,人称其字“似雄鸡倒悬”;赤松德赞时期(公元754一797),书法家贝学帐莫所写之字被誉为“似珍珠串丝”;牟尼赞时期(公元797一804),书法家哲瓦云丹的墨迹被誉为“似游鱼出水”;赤祖德赞时期(公元815一841),著名的书法高手格近公角旺所写之字被形容为“犹如青棵铺上了白毡”,查雪那银的墨宝则被视为“如雄狮腾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十世纪末在青海省藏族聚居区出现的著名藏文书法大师卓·涅赤,他模仿藏文早期碑刻文字,改进了藏文书写的笔法,创造出“中新体”,其字遒炼俊逸,活泼有范,很快得到藏族文化界的喜爱,在藏区取得了统治地位。这些藏文书法艺术说明:一、源远流长的藏文书法艺术的确是多姿多彩的,众多的藏文书法家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十分注意发挥自己独具的艺术个性,追求书法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二、藏族人民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往往将登大雅之堂的书法艺术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自然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获得美的享受。这犹其具有民族特点。三、藏族人民爱美的需要,是藏文书法家不断涌现,藏文书法艺术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藏文书法艺术也只有符合藏族人民审美习惯的需要,才有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壤。四、和汉文书法艺术的演变发展一样,藏文书法艺术发展史上也出现过不少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他们对推动藏文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1

藏文书法  图片来自百度

2

藏文书写工具  图片来自百度

3

藏文书法作品  图片来自中国西藏网

4

藏文书法作品  图片来自百度

5

藏文书法作品  图片来自百度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