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藏戏馆 > 历史源流

藏戏艺术特色——乐器和乐队

2015年05月14日 16:37    
分享到:    

乐队: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各个藏戏剧种的"朗达",基本上属于无伴奏的清唱,即便在载歌载舞的场面里,也只是用鼓钹两种打击乐器伴奏。以至今天,一些民间戏班仍然保持着这样一种古老的伴奏形式。其中,昌都藏戏伴奏乐器另有笛子、"甲林"(藏式唢呐)等,德格藏戏另有"甲林"(藏式唢呐),甘南安多藏戏则有一个较大的由寺庙乐器组成的乐队。

1960年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成立以后,乐队开始扩大,并逐渐使用国内的各种民族乐器和个别的西洋乐器,藏戏的"朗达"也有了弦乐伴奏。自治区藏剧团的乐队体制,以藏京胡、特琴、扬琴、六弦琴、曲笛和藏式唢呐为主,适当地吸收二胡、大小提琴、小号、长号、黑管、双簧管等。这种以民族乐器为主的混合小乐队,分弦乐组(藏京胡、特琴、二胡、小提琴)、弹拨乐组(扬琴、高中音六弦琴)、管乐组(曲笛、梆笛、藏式唢呐、小号、长号、黑管、双簧管)、低音乐组(大提琴、低音提琴)、打击乐组(藏鼓、藏钹、串铃、达玛鼓)。不过,这种乐队体制,直到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

乐师:传统藏戏的演出,只有一鼓一钹伴奏,这就决定了鼓师和鼓钹点的作用非同小可。因为藏戏的表演与内地戏曲有类似之处,大量的程式性歌舞表演动作,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要与鼓师敲出的鼓钹点节拍相合,否则演员就失去了表演和舞蹈的依托,会无所措。 觉木隆藏戏班著名鼓师降村,就将他的司鼓艺术看作是自己"脸上的一双闪烁的明眸,胸中的一颗热烈搏动的心,一生所祈求崇拜的天国。"

他年轻时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到达赖的宫廷乐队"噶尔巴"练鼓的雪赤林卡去,孜恰门哲布专门在这里教授传统鼓钹点。他还从师傅拉旺欧珠那里继承了一套司鼓技艺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降村摆弄着不足尺半长的小小鼓捶,能击发出几十种不同情绪、律动和节奏来。他要使各种人物角色的精、气、神,都押上节拍和韵律。如表现悲哀用弱捶,愤怒用强捶,这都是慢鼓点,藏语叫"短通";上下场和欢乐、轻快、热烈情绪用快鼓点,藏语叫"直通";紧张激烈的用紧捶;对打用拗捶;思考、盼望、想往用捻捶;慌乱、溃散用碎捶;情绪调节,感情波动用闷捶、夺捶;念白间奏用快板鼓点;走马、行进、翻山用组合点;蹦子有专用点。降村打的鼓点,对觉木隆流派藏戏的艺术魁力,起到了诱发、催激、强化的作用,渲染了戏剧情调,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创造了强烈的演出气氛。眉、眼、身、手、步一带上鼓钹点,其动作就有了节奏感、塑形美,就有了特殊的韵味律动,使当时的观众耳目一新。这也是觉木隆藏戏班子在各个时期的活力所在。

降村真正掌握了传统的藏戏鼓谱诀。这鼓谱诀,以藏语音节来反映鼓钹点的节奏、音律,译成汉文的意思是:大哥白玛丹增,伸展五指都没有功夫,按图上画的谱来打,重音打得像雷鸣。不管准与不准,有"长辛"木拿来当鼓捶,没"长辛"木就拿楼上木棍代替,边鼓要打出"作、作、作"这样的音。后来发展了的藏戏身段舞蹈,完全按这个古老的鼓谱诀来打,显然不够了,如表演两人见面来回揖礼致敬的动作,它就缺了一段音节。降村与戏师、演员紧密合作,结合当时的演员条件和藏戏艺术已经向前发展的情况,对原有的鼓钹点,有的伸展延长,有的加以变化,有的新配鼓钹点。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