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藏戏馆 > 历史源流

民间戏曲

2015年05月14日 16:37    
分享到:    

西藏的民间戏曲主要是藏戏,它包括拉萨觉木隆、日喀则迥巴、日喀则南木林湘巴、日喀则仁布江嘎尔、山南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琼结卡卓扎西宾顿等。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剧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著名寺院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甘、川、滇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果洛的马背藏戏、刚察的格萨尔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康巴藏戏、嘉绒藏戏、阿坝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锡金等国的藏族聚居地区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的藏语名叫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藏族发祥时期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和宗教仪式及艺术;8世纪时白面具藏戏初步形成;14、15世纪时蓝面具藏戏开始创建;17世纪时,得以兴盛,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与生活化的表演相结合,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演出一般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文成公主》、《诺桑王子》、《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八大藏戏”。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装,许多人物角色都戴面具表演。每年的“雪顿节”是西藏各地著名藏戏班子纷纷会聚拉萨演出的日子,故雪顿节有“藏戏节”之称。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藏戏的剧本也是藏族文学的一个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应用格言、谣谚和俗语,甚至还在情节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学语言的精华。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