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藏戏馆 > 藏戏流派

白面具藏戏

2015年05月14日 16:37    
分享到:    

白面具藏戏,系藏族戏曲母体剧种,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十分广泛,藏语文称为“拉姆拔嘎布”,是仙女白面具戏的意思。相传是汤东杰布为营造铁索桥募捐而组织“仙女七姐妹”班子进行演出从而形成的戏剧形式。它的起源和萌芽可追溯到藏族发祥时期,即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代。

属白面具的旧派,有古老质朴的宾顿巴(穷结地区),由白面具衍变为黄面具的扎西雪巴(乃东地区)和向蓝面具藏戏过渡的尼木巴(堆龙德庆地区)三个艺术流派。因旧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他们的戏动作和唱腔都比较简单,影响巴较小。所演剧目主要是《诺桑王子》及其片断。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