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藏戏馆 > 传承故事

在藏戏的声色光影中沉迷自己

2015年05月14日 16:37    记者 赵健 李丰
分享到:    

拉萨市区北面高大而慈善的色拉乌兹山怀抱里,鼓声响起,藏族小伙儿已经戴好了古老的篮面具、白面具,姑娘们五颜六色的服装与远处的雪山互相映衬,娘热乡的藏戏即将开场。

    娘热乡民俗村的导游加措指着山坡上的寺庙骄傲地告诉我们,娘热乡被黄教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历史悠久的嘎日尼姑寺、桑布扎创始藏文及松赞干布颁布第一个藏文政令之地一帕崩岗寺庇佑,于是山脚下的藏戏也就凭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演出是在猝不及防中开始的,没有铺垫没有前奏,14世纪原汁原味的唱腔、念白、鼓点怦然迸发,感官的刺激和大脑略微缺氧使我们立即沉迷其中,我们无法理解道白和唱腔中的深奥含义,更无法确切地感受古老身段表演里所要表达的意境,但我们知道这是青藏高原雪山阳光下人们对于人生、宗教、生命以及美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自称65岁的藏戏演员扎西其实是一个23岁的藏族小伙子,他在娘热乡唱了好几年藏戏了,他说藏戏是他的最大的爱好,同时也可能是他一辈子的事业,在露天表演藏戏会让他更投入,和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是藏戏表演的最高境界。索朗卓嘎是一个漂亮的藏族女孩儿,10年藏戏表演生涯让她显得非常沉稳,言谈中透露出明显的宗教味道,她说藏戏让她沉迷其中,在表演的时候她能感受到每一个看藏戏的人是真正喜欢藏戏的,而且完全能够理解藏戏,在600年前流传下来的这项艺术表演中语言已经不是障碍。

    诞生在14世纪的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或“拉姆”,是“仙女大姐”或“仙女”的意思,被誉为“西藏文化活化石”。上百年来藏戏是藏族百姓最主要的生活娱乐方式,至今大多数藏人都会唱,每逢节日,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牧区的广场上,或搭大帐篷,或扯大帆布,藏戏班子就地演出,场面十分壮观。

    娘热乡藏戏团的主演、导演兼团长格龙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小时候他就和小伙伴一起戴着面具模仿大人边唱边跳,走上舞台表演藏戏一直是他心中的梦想。37岁,他的梦圆了,藏戏成了他生命的全部,从自己表演到教人表演,再到组建自己的戏班,他沉迷其中。格龙的戏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在藏区颇具声望,除了在娘热乡民俗村表演外,还经常被邀请到其它地方演出。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以及政府加大对藏戏的推广力度,看他戏班表演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

    格龙所沉迷的藏戏还已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近年来,中国政府每年至少划拨数百万元用于藏戏的研究和保护,确立了雪顿节、藏历新年表演藏戏的传统,举办“全国藏戏发展学术研讨会”,还计划成立藏戏艺术中心,使之成为集表演、资料录制、研究于一体的综合场所。

    高原的夜幕也是在猝不及防中降临的,娘热乡民俗村的藏戏表演已经进入高潮,在浑厚的圣山环抱下,热腾腾的酥油茶香气四溢,600年前的唱腔道白或高亢或低沉,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高原故事,那些遥远的故事在扎西和卓嘎们的表演中变得越来越亲近,轻微的缺氧让我们沉迷于高原静谧的夜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