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藏戏馆 > 传承故事

藏戏传承率朗杰次仁

2015年05月14日 16:37    
分享到:    

朗杰次仁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浑身散发艺术气息的传奇人物。他给人的印象反而更像一个农民,如果不介绍,你在人群中绝不会想象到他就是2008年2月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日喀则迥巴藏戏”的传承人。

今年已经53岁的朗杰次仁本来可以更早地学艺。他说:“1980年我已经20岁了才开始学习迥巴藏戏,师从洛桑。如果不是十年动乱,断了十年,我10岁就开始学艺了。不过如今掐指一算,也已经学习了33个年头了。”

30多年倏忽而过,朗杰次仁由当年初学藏戏的小伙子,变成了迥巴藏戏惟一的继承人和传唱者。从1991年学成,1993年开始带学生,现在他已经有21个徒弟了。

朗杰次仁没上过学,仅凭着记忆,《顿月顿珠》、《诺桑王子》等八大藏戏的台词和唱腔,他都记得一清二楚。他还靠着平时的观察和揣摩,摸索出了很多表演不同角色的心得和技巧。

《顿月顿珠》、《诺桑王子》是藏戏最古老、传演最广泛的传统剧目之一,朗杰次仁最喜欢的就是这两部,“已经唱了几十年了,虽然已经老了,但是现在还带队演出。”朗杰次仁说。

“以前我们演出队出去演出,一天一个人30元,现在演出一天一个人45元。不仅如此,现在,为了传承藏戏,演出时县里每天还为我们藏戏队员补贴50元。我们的藏戏如今不仅仅在日喀则出名,在全区也小有名气了。去年,我们演出队还在拉萨表演了呢!”

朗杰次仁显然对越来越好的境况感到满意:“要不是现在的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工资比较高,我的收入在村里还是算高的。国家每年补助给我的5000元比村干部每年领的钱还多。我是每年轻轻松松就可以有这笔钱,村干部们可是经常跑来跑去,比我忙多了也累多了。”

说是“轻轻松松”,朗杰次仁并没有真闲着。如何把藏戏更好地传承下来,是朗杰次仁考虑最多的事情。这些年,他陆续在村中选拔出一批弟子,像自己的老师当年那样,努力传授自己掌握的戏词唱腔和表演技巧。不过,他也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已不再像父辈们一般世世代代守在自己的家园,外出的人逐渐增多。我的大儿子伦珠现在就不在演出队了,他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在外面打工,没有时间参加训练和演出。还有一些人,学了一两年后,因为外出打工,就离开了。而更大的问题则在于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藏戏了。”朗杰次仁不无忧虑地说道。

如何把自己掌握的藏戏唱腔和动作较完整地传授下去?朗杰次仁不识字,他的教授方式只能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所以,在传授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信息的流失。他记得自己的老师曾经嘱咐他:藏戏是老祖先唐东杰布留下来的,不能在我们这里断掉。为此,朗杰次仁动了心思,他把《顿月顿珠》、《诺桑王子》分别传授给两个徒弟,认为这样不容易“断掉”。

其实,朗杰次仁的担心,政府文化部门早就想到了。最早他得知自己一心想保护、传承的藏戏成为国家的“宝贝”,是在2008年。这一次,昂仁迥巴藏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时候,朗杰次仁并不知道他唱了一辈子的藏戏,已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遗产”。2008年他去领取证书的时候,只知道地区要召开大会,准备颁发证书给他,“当时就知道是一个证书,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此后,他收到了藏戏传承的“保护经费”。2011年,他还被请到拉萨,参加全区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这里,他详细地听到了藏戏的来历,自己的同乡唐东杰布在藏戏历史上的贡献,听得他心里美滋滋的。但更重要的,是他明白了,国家正在努力保护他一直担心会在自己这里“断掉”的迥巴藏戏,还有拉萨那边的藏戏。

“拉萨那边的藏戏与我们的脚步、手势不完全一样,声音与唱腔区别就更大了。”朗杰次仁颇为来自藏戏始祖家乡的迥巴藏戏自豪,“他们就是服装好,演藏戏我们不比他们差。”

今年3月,地区文化局送来1万元保护经费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份责任书,其中的一条,就是要在县文广局协助下,“整理并完成一本记录有藏戏表演技艺流程、表演内容、历史、表演方式、服饰、曲词内容等相关形式的资料本”,并要他“培养2名新的迥巴藏戏表演人”。

朗杰次仁感觉这样就牢靠多了,再也不必担心迥巴藏戏会在自己这里“断掉”。他现在的打算,就是想好好地教年轻人特别是小孩子们学藏戏。在他眼中,认识字、有文化的小家伙们正是将来藏戏的希望。坐在他的新居里,朗杰次仁也不乏幽默:“以后就住在冬暖夏凉的房子里,努力把藏戏好好传承下来吧!”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