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藏戏馆 > 传承故事

欧洛巡巴:跳起藏戏送吉祥

2015年05月14日 16:37    记者 王立
分享到:    

 

res01

非遗传承人欧洛巡巴在讲述自己演唱藏戏的故事。

和平解放前,每逢雪顿节,各地的藏戏班子需要到拉萨来支差,为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官员献戏。这些来支差的藏戏班子成了各地业余戏班的骨干力量。而各个地区的戏班,由于历史、地理、语言、风格、造诣的差别,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

在这些流派中,有属于旧派的白面具派,有属于蓝面具的新派,也有独角戏。属白面具的旧派,有穷结的宾顿巴、堆龙德庆的朗则娃,乃东的扎西雪巴等。因旧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不像新派的蓝面具藏戏里有曲折的情节和悲欢离合,最古老的白面具藏戏以祈福为主,祈祷风调雨顺、没有饥荒、世界和平、人人身体健康,体现了西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白面具藏戏是西藏最古老的民间戏曲,流传十分广泛

白面具藏戏流传于山南和拉萨的部分地区,这是西藏最古老的民间戏曲,也是整个藏族戏曲的母体剧种,流传十分广泛,藏语文称为“拉姆拔嘎布”,是仙女白面具戏的意思,它对后来兴起的各种地方戏曲音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戏种的音乐起源于公元七世纪的雅砻地区,直到目前它只保留了长调、中调、短调、常调、谐和反面人物唱腔等六种原始唱腔。所有音乐唱腔大都是以人物定曲,专曲专用,各种不同的曲牌也大都是根据腔调旋律的长短不同和人物的不同身份分类的。无论何种曲牌的唱腔,基本都是由一句唱词和两个段落以上的分节歌的旋律组成。

白面具藏戏具有与众不同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多数唱腔的开头都由类似模拟动物吼叫声为引子,这是根据西藏歌音七品的基本要求而设计唱腔的结果。所谓歌音七品是:“中令、仙曲、绕地、六合、五合、奋志和近闻。”上述每一个歌音都要求模拟动物的吼叫声,诸如“中令声似鸿雁的叫声,仙曲声似黄牛的吼声,绕地声似山羊的叫声,六合声似孔雀的啼鸣,五合声似杜鹃的啼鸣,奋志声似骏马的嘶鸣,近闻声似大象的嚎叫”等等。

白面具藏戏相传是汤东杰布为营造铁索桥募捐而组织“仙女七姐妹”班子进行演出从而形成的戏剧形式。它的起源和萌芽可追溯到藏族发祥时期,即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代。这时期西藏土著先民们就创造了比较灿烂的苯教文化。公元六世纪以后,已进人奴隶制的藏族社会,鲁体民歌从民间进人宫廷,宗教活动里的图腾拟兽面具舞蹈也被吸收进民间综合性歌舞表演中,产生了由人戴白山羊皮面具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文成公主进藏以后,松赞干布以传入的汉族乐舞结合藏族的民间歌舞,训练16名美女进行表演,其舞蹈、歌唱和表演都开始有了一定的规范。到8世纪赤松德赞时建桑耶寺,在落成典礼上,莲花生将佛学教义和祈神仪式及土风舞相结合,创建了一种类似内地古代摊舞的哑剧性跳神艺术。到十一世纪,西藏卓地大庙会上,就有了“巫师多人,自在女28人,戴面具,手持兵器,另有长辫女击鼓,随之而舞”明显具有戏剧性质的表演艺术。十五世纪,藏族封建农奴制经济急剧发展,藏传佛教著名的云游高僧汤东杰布为募集造桥资金,利用吸收了已有的民族歌舞、说唱,包括宗教仪式和艺术,以及百艺杂技等众多的表演形式,进行综合性的创造发展,编演佛本生故事和民间传说,逐渐创建形成了“拉姆拔嘎布”这样一种以羊皮面具歌舞表演故事的戏剧演出形式。到十七世纪受到五世达赖的重视和扶持,进一步向前发展,成为以唱为主,唱、诵、舞、演、白、技等各有一套初步程式,而又与一部分生活化表演、民间歌舞、技艺等融为一体,很快产生了琼结宾顿巴、盘纳若捏嘎、雅砻扎西雪巴、尼木塔荣巴、吞巴伦珠岗、堆龙朗则娃6个著名的白面具藏戏班子,被规定为每年参加“哲蚌雪顿”演出的主要团体。其中发展形成了具有不同表演风格的古老质朴的宾顿巴,由白面具衍变为黄面具的扎西雪巴和向蓝面具藏戏过渡的尼木巴3个艺术流派,所演剧目主要是《诺桑王子》及其片断。

尼木县原有两支藏戏队,和平解放后,只剩下塔荣村藏戏队

尼木藏戏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改演蓝面具戏,剧目也由只演《诺桑王子》一种而扩大到《智美更登》、《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等多种,但在雪顿节献演时被规定仍然演白面具戏,这就使它形成了兼具白、蓝两种面具戏的表演风格。尼木原有两支藏戏队,一支是塔荣林岗村藏戏队,一支是塔荣村藏戏队。和平解放后,林岗村藏戏队解散,目前只剩下塔荣村藏戏队。

尼木白面具藏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具有独特的舞韵、优美的唱腔、古朴的服饰、神秘的剧情,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古老剧种。主要剧目为《扎西雪巴》,演员均为男性,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时间最长可跳一个小时,白面具藏戏主要由自己创作。白面具藏戏是尼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是尼木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的文化财富,是城市发展先进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的精神资源,也是尼木文明史的生动写照和历史见证。保护好白面具藏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历史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县,对于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现年78岁的塔荣村二组村民欧洛巡巴是尼木县白面具藏戏唯一的传承人,由于现在的很多年青人不愿意从事这门学艺,并且连手工艺人自己的后代都不愿子承父业,传承人年事已高,传承后继乏人、缺乏资金等原因、尼木县的白面具藏戏正逐步趋于消亡。

 

res04

藏戏艺人在练习藏戏技艺。

近年来,尼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抢救性保护,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并认真开展了白面具藏戏的普查工作。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对白面具藏戏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白面具藏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艺人所遇到的困难,给予大力帮助,同时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这门技艺,不仅组织了白面具藏戏学习培训,在传承人欧洛巡巴的带领下,藏戏队经常深入基层为农牧民群众表演,深受百姓欢迎。

白面具藏戏传承人欧洛巡巴在尼木县藏戏队里担任教练带徒弟

塔荣村位于尼木县塔荣镇,距拉萨市约140公里,是一个农业村,第三产业较为发达。走进塔荣村除了感受当地群众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可品味历史、文化的厚重。也许你对塔荣村不熟悉,但是说起白面具藏戏你也许并不陌生,塔荣村的白面具藏戏目前已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众所周知,尼木县白面具藏戏是每年拉萨雪顿节不可缺少的藏戏节目,而表演白面具藏戏的就是塔荣村藏戏队。

塔荣村现年78岁的白面具藏戏第四代传承人欧洛巡巴老人从10岁开始学习白面具藏戏,一直到24岁才学成出师。西藏和平解放前他在夏拉庄园为贵族表演,和平解放后,出于对藏戏的热爱,他开始为自己而跳,并且一跳就是好几十年。在欧洛巡巴老人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白山羊皮面具给记者看,面具已经用了近20年。塔荣村藏戏队现在加上欧洛巡巴老人共有20个成员,每年雪顿节和望果节,他们都会去各地演出。藏戏队刚开始在村里自己组织排练,后来尼木县文广局在县里专门给他们开辟了更好的排练场所。老人每天下午去县里指导排练,因为年龄的原因,老人一般都只是在队里担任教练的角色,指导队里其他成员,同时还带了17个徒弟,他说希望白面具藏戏后继有人,现在村里有个叫桑珠的年轻人,是他的重点培养对象。

跟西藏不少的农家一样,欧洛巡巴老人家也有一只看门狗,不是藏獒,是一只藏狮子狗,体量虽然不大,但是呛劲十足,一看到陌生人,就想挣脱绳子冲上来,十分尽忠。我们进门时,小狗吠个不停,欧洛巡巴老人一边叫住它,又追了它好几圈才把它按住。看老人动作矫健,又听他说话中气十足,就知道他虽然年近80,但是身体硬朗。老人告诉我们,也就是这几年血压偏高,其他没有什么不爽利的。

欧洛巡巴老人的家是一个热闹的大家庭,老人有10个子女,可谓儿孙满堂。老人的好几个子女都在拉萨城里工作,最小的儿子普次仁算是子承父业,在藏戏队里负责敲鼓。

老人开心地对我们说,今年他将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传承人,到时候每年能拿到一万元的国家补助,再加上节日期间到各地演出也会有一部分补贴,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记者观察:

藏戏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戏剧形式,是一种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的、散发着传统气息的表演形态,受到“现代化”的侵入较少。藏戏反映了西藏的宗教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人们的美好愿望,折射出厚重的人文历史。它既可以属于剧场,也可以属于广场;既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平易近人,实属藏族传统艺术的瑰宝。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经过不断发展完善,藏戏在十七世纪以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完整的艺术形式,称为中国戏曲中的一个特有的剧种,并在藏区广为流传,深受藏族同胞的喜爱。在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藏戏先后出现了许多传统剧目,至今久演不衰的有著名的“八大藏戏”。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