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文艺馆 > 音乐

那曲山歌

2015年05月14日 16:37    
分享到:    

西藏北部那曲地区以山歌为主。那曲地区地域辽阔,一望无边的草原铸就了牧民们的豪爽性格。山歌亦称“鲁”,它分为牧歌和农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曲山歌了。由于唱山歌多在草原旷野之中,歌唱者能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情绪,因此,山歌的特点一般是节奏相当自由,音调高亢悠长,旋律音程往往跳动很大,拖腔很长,演唱者触景生情,可根据自己的情感加添装饰音,多用散板,曲调上下大跳音较多,“演唱时常用真假声交替及爆破音以增添乡土气息与草原的意境”,使人在自然中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让人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快乐。声音要求自然、明亮,要靠前唱,尽量使声音发直,但要有很深的气息支持,不能抖动,有一泻千里之感。一般伴奏上就用一只笛子和演唱者前呼后应,自行衔接,融为一体。

那曲地区尼玛县文部村的农牧民勤劳朴实,辛勤耕耘,在常年生产、生活过程中创作了大量丰富多彩的生产劳动歌曲,如《驮盐歌》、《打青稞歌》、《打清油歌》、《剪羊毛歌》等等。当地农牧民自发组织到“扎西曲热”——晒谷场,欢聚在一起跳他们最为喜爱的民间果谐,从“谐宁”(传统果谐)开始,中间还有很多当地村民自己创作的歌颂党、歌颂新生活等内容的“谐萨尔”、“新果谐”。不仅是当地老百姓生存、生活的历史写照,更是把传统和现实生活合二为一,真可谓藏北草原民间艺术宝库中一朵鲜艳的奇葩。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