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文艺馆 > 格萨尔

诺布旺丹:《格萨尔》申遗成功是个里程碑

2015年05月14日 16:37    记者 潘琼阁
分享到:    

 

改革开放初期,只有十几岁的诺布旺丹还坐在炕上,如痴如醉地听着姑父说唱《格萨尔》。而进入21世纪之后,诺布旺丹则以学者的身份,不知疲倦地向海内外读者介绍着《格萨尔》,提醒人们关注并保护这一古老的文化。

出生在《格萨尔》史诗流传地之一的青海贵德县,在姑父说唱的《格萨尔》中耳濡目染,跟随《格萨尔》研究的学科带头人降边嘉措学习,每年花两三个月的时间跟踪调查《格萨尔》传承人,诺布旺丹对《格萨尔》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的思考。

2009年7月30日,《格萨(斯)尔》史诗传统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格萨(斯)尔》申遗工作辛劳了五年,身为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诺布旺丹更忙了。如果说申遗成功是一个新的里程碑,那么今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2010年1月5日,新年伊始,雪后初晴,记者采访了诺布旺丹。他对《格萨尔》充沛的感情,强烈的使命感能驱走雪后的寒冷。

斯文•赫定之《向西之路》中刊载的格萨尔旧本中的插图。次旺仁钦翻拍,诺布旺丹供图。

斯文•赫定之《向西之路》中刊载的格萨尔旧本中的插图。次旺仁钦翻拍,诺布旺丹供图。

“《格萨尔》,民族文化的灵感源泉”

看到《格萨(斯)尔》一词,会对这括号感兴趣。

《格萨尔》不仅是藏族的史诗,还流传在中国的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更在巴基斯坦的巴尔蒂斯坦、印度的拉达克、不丹、蒙古,俄罗斯的卡尔梅克、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国家和地区传播,它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着《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格斯尔”即是《格萨尔》在蒙古族地区的版本。

《格萨尔》史诗有专门的说唱艺人,其传承方式的独特之处在它的丰富性,不仅口头传授,更有神秘的至今难以用科学解释的神授、圆光、掘藏等等,如今,诺布旺丹及其同事们又发现了顿悟和智态化传承等形式。

根据目前的发掘和研究,《格萨尔》王传共有17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如果说《格萨尔》的长度足以让人重视它的存在,那么它的内涵更有价值。

诺布旺丹说“有人把史诗概括为宗教信仰、民族智慧、地方知识、母语表达和族群记忆的一个载体,它不仅是口头文学,更是一种口头传统。口头传统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方式和载体。现在有人崇尚书面文化至上的理念,认为没有文字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不识字的人是文盲,这是不对的。”

他说,藏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是一千三百年,藏民族几千年来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把知识体系传承下来的,“《格萨尔》是藏族口头传统的集大成。他的传承价值就在这里。”

传承的希望总是在下一代,当藏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接触现代文明,有了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格萨尔》这一古老的文化对于藏族青年又有什么意义呢?

诺布旺丹给了令记者信服的回答,“一个民族的消失就像一个物种的消失是非常遗憾的。民族的文化发展,需要保持高纯度的母语表达。《格萨尔》在藏族母语表达里是一个母体。没有这个,藏族的语言要受很多外来语言的干扰。史诗流传的地区,语言纯洁度往往非常高。我们申遗的时候有一个栏目就说《格萨尔》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灵感源泉。”

古老而博大的《格萨尔》就像一座蕴藏丰富的矿山,供人们挖掘、锤炼、打磨,生成更丰富更有活力的精神财富。

西藏那曲格萨尔说唱艺人次仁索南。降边嘉措摄,诺布旺丹供图。

西藏那曲格萨尔说唱艺人次仁索南。降边嘉措摄,诺布旺丹供图。

“《格萨尔》并不是遍地鲜花”

一提到“申遗”,人们会想到濒危文化,但《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并非作为濒危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入选的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格萨尔》的确不能算是一种濒临消亡的文化传统。诺布旺丹说西藏大部分牧区宽广,且逐水草而居,很多信息是用藏语广播传播,没有现代文明的侵袭。“我们把青海果洛甘德县德尔文村命名为《格萨尔》史诗村,这里人的思维方式仍然在史诗时代,从三四岁小孩到七八十岁老人都会说唱《格萨尔》。有两个小姑娘,20多岁,很漂亮,一个认为是珠牡的化身,一个是侍女乃琼的化身。她们说《格萨尔》凯旋回来的时候在山上迎接,想起来了。”

但是危机是潜在的,正如诺布旺丹所说“《格萨尔》并不是遍地鲜花”,《格萨尔》的发展历史便照见了它的发展危机。

“在早年阶段,‘每个岭国人口中,都有一部《格萨尔》’,没有所谓艺人。藏传佛教特别是格鲁派统治青藏高原后,像水银一样无孔不入,再偏远的藏区都是佛教子民,在藏区,会说唱《格萨尔》的只有少部分人,于是后来出现了职业化艺人。现在说西藏有100多名艺人,相比之下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很多人很高兴。”

诺布旺丹开始边说边敲击桌子,接下来的话声音虽柔和,却掷地般沉重,“但是我一直在提醒大家,艺人的出现标志着《格萨尔》走向衰落,而不是上升。为什么?这个群体随着现代文明的出现,在萎缩,有些年轻人不喜欢这种娱乐方式,另一方面一些艺人去世了。《格萨尔》的艺人很多是不能传授的,一个人死了带走了他的史诗,多个艺人走了,带走了史诗的多个部分,甚至整个史诗。这是不可挽回的。”

 

诺布旺丹从自己跟踪的几个传承人身上发现了另一个危机,他不无忧虑地说:“《格萨尔》艺人也需要反思。《格萨尔》是草根文化,有别于精英文化,用优美的语言传播本土知识。现在很多艺人有佛教背景,上过寺庙,越来越神秘化、书面化,说唱前要经过一套复杂的仪式,写的故事一般人看不懂。他脱离了大众,脱离了集体的记忆,开始偏离民间文化应该走的轨道。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势头。”

6

唐卡:岭国臣民迎接格萨尔凯旋。民间画师仁青2001年作,诺布旺丹供图。

格萨尔研究相关的文本资料。任春生摄,诺布旺丹供图。

格萨尔研究相关的文本资料。任春生摄,诺布旺丹供图。

“活鱼是要在水中看的”

中国对《格萨尔》的保护在传承人、传承社区、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50多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申遗”成功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了,《格萨尔》史诗传统的保护将更科学、全面而深入。

诺布旺丹告诉我,2009年12月17日上午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在申遗承诺的基础上讨论了2010年至2015年全国《格萨(斯)尔》工作规划方案。

从这个规划方案里可以看到几项切实的行动。包括建立艺人档案数据库,建立展区等有形文化载体,加强学科建设,将《格萨尔》的保护纳入当地政府国民经济规划之中等等。保护《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关键是建立史诗的传承社区、传承人、政府、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等各种力量协同行动的长效机制。

而在这所有的行动中,诺布旺丹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护《格萨尔》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所谓“活鱼要在水里看”。

“《格萨尔》几千年连绵不断,根在哪儿?就是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我们现在看到99%的艺人来自于藏文化非常完整、现代文明没有触及到的地方,这些艺人都目不识丁。藏区的自然环境给予他们很多灵感。”诺布旺丹说着交叉手躺向沙发向上看,“夏天在草地上看到白云,瞬时间千变万化的天气,你完全可以想象出一个战争,人类背后神的世界,人可以跟神交流,神可以跟地下一个神灵有瓜葛。”

在《格萨尔》的保护工作中,曾把《格萨尔》传承人从牧区接到城市,结果他们的灵感渐渐枯竭,甚至不再说唱。这是研究工作中的沉痛教训。

“艺人必须就地保护。去年开始我们在《格萨尔》流传地区专门建立了文化之乡,命名了史诗村,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保护。在史诗村做社会发展规划要以保护史诗的利弊来衡量。但现在有一个尴尬,不能要求史诗村的民众永远不享受现代化的成果吧,这是现在要解决的课题。但是第一步是把这个地方保护起来。”

《格萨尔》是大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和生命力。如今,在电视、电影、动漫、游戏、歌舞剧等不同的现代传播方式的舞台上,都已经或将要看到《格萨尔》的身姿。对此,欣喜有,忧虑也有。

 

卡察扎巴抄写的《格萨尔》。 杨恩洪摄,诺布旺丹供图

卡察扎巴抄写的《格萨尔》。 杨恩洪摄,诺布旺丹供图

“这是好现象,充分展现了《格萨尔》的辐射性和开放性,我们称这些为《格萨尔》亚文化。《格萨尔》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跟现在的传播手段、技术结合起来,快捷且容易接受,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一方面加强了大众对《格萨尔》的关注,一方面给民众带来切实的好处。

最主要是把原生态文化环境保护好,有了这个根,就像喷泉一样,水源源不断流出来。水里头掺果汁啊什么,精加工深加工,都没有影响。源头保护好,枝繁叶茂,越大越好。”

新形式的发展。反过来可以增强藏族本身特别是年轻人的认同感,“像阿来的小说,是一种新的演绎,我跟阿来说,如果说原来只有5%的人知道《格萨尔》,你的书出来以后,至少有20%的人知道了。加上阿来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去田野调查了很长时间,他书里《格萨尔》的来源,名字怎么起的最具体的一些方面,不是瞎说的,非常严谨。”

阿来的严谨和成功对于《格萨尔》在当代的发展,不失为一个好的借鉴,即把古老与现代结合时,多一份敬重,多一份严谨。

“申遗是一个里程碑,一个很好的契机。《格萨尔》是国家辛辛苦苦半个世纪立起来的文化品牌,应该保护,特别要加强相关版权的管理。另一个还要考虑文化的传播有没有好处。不要说什么样的以《格萨尔》命名的活动、商品都是可以做的。《格萨尔》已经走向世界,是世界的文化遗产,要谨格管理。”

《格萨(斯)尔》史诗传统保护的道路已经铺就,申遗成功后,这条路上将有掌声,有鲜花,也将有荆棘和坎坷,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政府和研究机构以及民间都将把这个跨世纪文化工程踏踏实实地持续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