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日巴尊者道歌集
密勒日巴大师全集
张澄基 译注
目录
译者的话
第一篇 密勒拾柴记
第二篇 善河降魔记
第三篇 雪山之歌
第四篇 崖魔女的挑衅
第五篇 密勒日巴于绕马
第六篇 密勒日巴在独利虚空堡
第七篇 修行人的快乐
第八篇 八天女供食的故事
第九篇 密勒日巴于灰崖金刚堡
第十篇 惹琼巴初遇尊者
第十一篇 学佛之困难
第十二篇 牧牛童觅心的故事
第十三篇 密勒日巴对法师释迦古那的开示
第十四篇 女弟子――巴朋达的故事
第十五篇 旅店中的开示
第十六篇 强盗弟子炽贡惹巴
第十七篇 银溪相遇记
第十八篇 藤杖之歌
第十九篇 廿一种心要曲
第二十篇 无常八喻曲
第廿一篇 学道需及时的开示
第廿二篇 笛色雪山降服外道的故事
第廿三篇 惹琼巴的开悟
第廿四篇 一个垂危笨教徒的复生
第廿五篇 大女弟子惹琼玛的故事
第廿六篇 猎人与鹿
第廿七篇 尼泊尔王之迎请
第廿八篇 长寿女神之侵袭
第廿九篇 长寿女神之度化
第三十篇 中阴救度密法的开示
第卅一篇 长寿女神与空乐瑜伽
第卅二篇 道刚惹巴的故事
第卅三篇 二大成就者之会晤
第卅四篇 密勒日巴与佛学家的辩论
第卅五篇 惹琼巴初朝印度
第卅六篇 修持心要的开示
第卅七篇 萨来娥的故事
第卅八篇 牛角的故事
第卅九篇 惹琼巴的悔悟
第四十篇 连贡日巴的悔悟
第四一篇 冈波巴的故事
第四二篇 罗顿法师的故事
第四三篇 八种快乐歌
第四四篇 调伏邪见僧众的故事
第四五篇 法音麟爪
第四六篇 笨波山的故事
第四七篇 灌顶和开光的故事
第四八篇 新多姆和来赛朋的故事
第四九篇 被宰的羔羊
第五十篇 瑜伽饮酒歌
第五一篇 对惹琼巴之衷心忠告
第五二篇 惹琼巴离师赴卫
第五三篇 密勒日巴与当巴桑结的会晤
第五四篇 超度亡灵的故事
第五五篇 对雅龙施主们的开示
第五六篇 对医生阳额的开示
第五七篇 惹琼巴的成就
第五八篇 论学法与修持
第五九篇 修行人的伴侣
第六十篇 成就之征兆
第六一篇 最后的开示
译者的话 (译者:张澄基)
在一切所读到的佛典中,我最喜欢、最钦佩的有两部巨著。第一是华严经,第二则是西藏密勒日巴大师的十万歌颂(Mila Grudum)了。华严经开显如来秘密境界,其广大精微实非人智及语言所能尽其万一。读华严而小古今一切宗教、哲学,盖烛火萤光于佛日之下皆隐没其形矣!读华严始知佛法之伟大及究竟处,盖宗教之极致必需如此也。
华严之境界固令人五体投地,但毕竟太高太深,非凡人所能趋及,只有随喜嗟叹心向往之而已耳!华严毕竟是佛或超人的境界,而不是人的境界。密勒日巴的十万歌颂则包含超越的佛和当下的人两重世界之交融。华严是超历史的(Trans-Historical),而密勒歌集之记述则是属于历史的。密勒日巴亦原是这个世界上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歌集中的对话都有其历史之真实性,所以读了令人有亲切及真实感。
密勒歌集之伟大及重要,不必在此赘说,由读者自己去评审最好。但是要了解和欣赏密勒歌集,却必需具有最低的几个条件。第一、对佛学之一般常识要相当充足。第二、对西藏无上密宗之教义及宗风有一清楚的认识。第三、对于密宗一般专门术语相当熟谙,并且最好能在般若心性及禅宗的修持方面略有趋入。有了这几个最低条件才能确实的欣赏密勒歌集。
沈家祯兄多年来皆鼓励我翻译此书成中文,由于顺、逆各种因缘之巧合,迄今才开始提笔。我本来的想法,是写一篇较详尽的「密宗要义介绍」和「密勒歌集介绍」载于译文之前,以便利读者,但这两篇东西若要写得详尽,必需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研讨,目前我的健康情况尚不容许作此工作;同时,本来亦打算等全书译毕之后再出版问世,但家祯兄则鼓励我于每一篇故事译毕时,即陆续发表以飨同好;但这样,我想自然就很难做到较完美的地步,错误和不足必然会很多,还要请读者见谅和指教。
密勒歌集的最初八个故事,大都是密勒日巴降魔的记载,以后才是对人间弟子说法的故事。也许魔鬼都被吓跑了,所以廿世纪的人很少看见精灵或魔鬼,但读者不可因前面的几个故事而以为全书皆是讲降妖的故事。其实,「降魔」为成道前后,尤其是成道前之一种必然的现象。释迦先降魔而后成正觉;耶苏于沙漠中拒绝魔鬼的诱惑后,才出来传道。「降魔」,据佛教传统说法则为一切诸佛成道时所经过的程序,即所谓的「八相成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降魔然后成道的象徵意义,我想大概是这样的:
一切宗教的戏剧皆有三个主角:
第一个主角是神或佛--那至善至美的圆满超人。
第二个主角是魔或障--那至邪至恶及造成苦痛罪业之极恶的「精灵」或「势能」。
第三个主角则是人--那是具有前两种因素的一种矛盾生物,是一种被夹逼在(Caught in Betweet)前两种巨大势能中的可哀者。
可是三个主角中间,最大的主角却是人。他的遭遇大体说来虽甚可悲,但由于向上的努力和奋发,却能最后克服一切磨难苦痛,达成究竟的至人或佛的境界。善与恶、或神与魔之间的长期斗争,其最后胜利者还是善或神。此绵延无尽的长期斗争,真是一篇可歌可泣、多彩多姿的大史诗。
而此大史诗之主角,由佛教的眼光看来,则是每一个具有佛性的有情,他们每人都有一篇说不尽的动人故事,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善恶之间的长期斗争及善之最后胜利的大结局。言至此,不禁想起Zorostrianism对宇宙间善恶交战之究极意义的不朽教义,盖其确能贯通一切宗教之核心要点也。
最后要补充说明的是,密勒日巴对人间弟子说法的故事中,自然亦夹杂着许多魔鬼及佛菩萨的事,惟其对象以人为主耳。
每篇故事中之特别名词,不常见于中国佛学者,皆加以注解以便利读者,有些佛学的普通名词亦略加注释以便初学。
张澄基 一九七五年二月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