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文艺馆 > 文人文学

米拉日巴尊者道歌集(四十四)

2015年05月14日 16:37    
分享到:    

第四三篇  八种快乐歌

敬礼上师。

一时,尊者密勒日巴住于布仁之红崖博托。布仁地区有一位属于遮族的僧人,他虽然久仰尊者之名,但从未亲自见过尊者。这一天,满怀信心前来朝谒,他在洞中四处一望,除了一个煮水的壶外[1]什么别的东西都没有。他心中想到:“怎么连一个佛像、一页佛经都没有供奉呢?目前的生活享用固然谈不上,死的时候会有什么结局呢?”正在这样打妄想时,尊者立即知晓,就对他说道:“你用不着这样替我担心,我是具有最殊胜的佛像和经书的人。我死的时候也决无懊悔,必定是十分快乐的,听我歌曰:

敬礼如父诸上师。

我身佛陀坛城内,住有三世如来体[2],无欲无贪赐加持,不分昼夜作供养,

不需外供心快乐。三界本是越量宫,六众皆具如来藏,现前亲证大智故,

处处皆成越量宫。人人皆是本尊佛,老密随心所作事,皆在(重重)法界中。

不依外供心快乐。外显阴阳[3]白纸上,以大智慧作墨汁,以五根(笔)而书写,

所显无不成法身,无需经书心快乐。三界轮回众有情,虽具佛性不能悟,

依甚深诀而印之,得契三身不离禅,死时我亦大乐哉!”

来客心中想道:“别人说他有神通是一点也不假的!看起来其他有关他的成就功德等传言也一定是真的了。”因此对尊者生起了不退的信心,就至心恳切的求道:“师傅啊!请您慈悲摄受我吧!”尊者默思此乃有缘之人,就传以灌顶和口诀,命他去修持。不久他得到了善妙的快乐觉受,就来朝谒尊者。那时恰巧有许多徒众们也在尊者的面前。他趋前说道:“从前在我没有得到内面的安乐以前,我对财物的贪著非常之大。尊者却(因为)对什么都不起贪者,所以快乐从内里生起。从今以后我也要仿效尊者(长期)在山中修行,因为惟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啊!”

尊者听了十分高兴说道:“是的!长期在山中修行才能时时快乐,这样做去,以后还会得到‘道上的向导’的。”随即歌道:

“至尊化身如意宝,转轮圣王仁波且,除无明暗最胜灯,敬礼译师马尔巴足。

红崖博托虚空堡,四部空行聚集所,老密欢喜出生处,于此我唱快乐歌。

具慧恒毅诸修士,汝辈徒儿应谛听:离宗派执此茅蓬,守护三昧向导也,

汝亦知此妙道否?若知自身即佛寺,此人必获真快乐,心性空寂极清净,

(如是觉受)甚奇哉!坚固无变此信心,解脱轮回向导也,汝亦知此妙道耶?

若知轮涅自解脱,此人必获真快乐。自心圆具佛四身,(如是觉证)甚奇哉!

六入根尘接触时,恶缘悉能转成道,(真俗一味)此向导,汝亦知此妙道否?

热恼贪欲息灭处,至此之人甚乐哉!能所牵缠齐斩断,(如是觉证)甚奇哉!

具足传承妙上师,除遣黑暗向导也,汝亦知此妙道否?若能依师如佛陀,

如是之人甚乐哉!现见心性本来面,(如是觉受)甚奇哉!不冷不热此布衫,

雪山洞居向导也,汝亦知此妙道否?不惧酷寒与炎热,如此之人甚乐哉!

裸体赤卧雪山中,(如是境界)甚奇哉!识转双融三口诀[4],能除中阴诸怖畏,

是为中阴之向导,汝亦知此妙道耶?已超此生及他生,如是之人甚乐哉!

至法性地甚奇哉!耳传甚深方便道,能辨心之清浊分,此即(道之)之向导也。

汝亦识此妙道耶?身心之乐俱炽燃,如斯之人甚乐哉!命气入中[5]甚奇哉!

悲智深厚之修士,能作离戏[6]之向导,汝亦知此妙道否?围绕皆是成就众,

如是之人甚乐哉!摄集化佛云集甚奇哉!老密心中甚快乐,踊跃唱此八乐歌,

为汝聚此诸徒众,清朗意境作此歌,由喜悦心所流出,铭记心中莫忘记!”

(来客)者顿惹巴以及与会众人大家听了尊者的歌后都异常高兴。者顿惹巴说道:“尊者所说的都是十分稀有难得的法要。现在再请您将容易了解和便于修持的见、行、修、果等法要,为我讲说一遍,好吗?”

尊者说道:“修持的方法是这样的。”随即歌道:

“敬礼慈父诸上师。

当汝抉择正见时,切莫堕入闻思域。未证本性明体时,莫以空言说空见,

应观诸显皆虚妄。遭逢顺逆诸境时,莫坏因果(勤防护)。未悟胜乘之所教,

谨执‘自心’之名状,见地未离我执故,此时切莫谤他人。当汝修习正观时,

莫执自性[7]为现量。分别于内未断时,光明之心未现时,觉受精华未成时,

莫执虚空之城堡,于现空双运诸法,莫生贪著令自寂[8]。若于如空执为空,

则难驱散执相之糟糠!有漏喜乐波涛中,粗重妄念‘能’息灭,此时虽享乐觉受,

不可贪著应记心[9]。坚固无念正定上,莫执为实应记心。修持平等行之时,

觉受若未自内生,心境若未得加持,五尘若不现大乐,妄念戏论若未尽,

莫行颠倒之禁行,莫行双运解脱道。勤求现证果位时,自心体性若未见,

反向别处觅佛陀,如是必堕希冀边,应自警觉莫陷入。徒众见汝现佛身,

切莫自执佛陀体。妄念消融法身时,莫执‘有法’已断灭。功德事业与净土,

智慧以及清净心,切莫认彼为外物。(证果之时应如是。)”

者顿听了此歌后,生起了坚固的决信,他以后在崖洞中长年的修观,心中生起殊胜的觉受暖相功德,名叫者顿吉祥燃,成为尊者僧俗亲近弟子中之优胜弟子之一。

[1]或译作“除了听见煮沸了的水在烧水的用具内沸腾的声音外,其他什么也没有。”

[2]直译或应作“住有三世如来藏之体”,或“住有三世如来心要体”。

[3]直译作“外显红白之纸上”。密乘术语用红白表示阴阳,红表热,表阳;白表寒,表阴。无上密宗中红白交融而增长空乐觉受之修法特见于愤怒母法之中,此就内身之修持而言。外显之世界种种变化,亦阴阳消长交递之相也。书中所用名词虽为“红、白”,实即阴阳也,为便于中文之读者及显示mysticism及瑜伽学之普遍性,故此处及以后类似处,皆译作阴阳。

[4]所谓“转、合、断界三口诀”者,大概是这样的。“转”者,中阴众生看见可怖之境象时,识其虚妄,了其并非实在之外境,而系自心及业力所变现,故无恐怖。既为自心所变,则可任意使之变为悦意之境;变大变小,变有变无,变不净境为佛土,变不净身为佛身,皆无不可,一切皆随自心。行者于中阴时,忆念生前所习睡梦及幻化成就法,立能转变中阴之外境,此即“转”之口诀。“合”者,知佛境、佛相及光明显现时,亦为自心所变,乃收摄佛境佛相等与自己之身心融汇合为一体。此亦如生前修生圆次第坛城观时所练习者,此即“合”之口诀。“断界”大概是指中阴后期未能与法身汇合,业力势强,必须投生;此时则应遮止投生恶趣,期求往生净土或善趣之法。诀为:观父母和合相为双运本尊,努力祈祷上师本尊,遮止一切投生轮回诸趣之门;以自己之愿力、祈祷力与佛之加持力,导使神识往生净土或善趣。

[5]按五大气中最主要者为命气,修圆满次第之行者,能摄集身中五大气及一切支分气于脐下三脉汇合处,以心气自在及般若空性之观力,使命气入中脉而转变业气为智慧气,因此得入见道、修道等道地之成就。

[6]离戏者,离一切有无、自他、垢净、高下等二取分别相之真如境界也。惟悲智深厚之大成就者堪能导令行者趋入此境。无大证量之人不能加持行者当下现证离戏之境界也。

[7]大手印行人极易犯执心之明分为自性圆成之体,以其为究竟,而不能达成超越透脱之毕竟空的境界。此为修空性及心宗者之大障碍。故佛典在在处处皆说熏习般若空性之极端重要性。许多禅宗公案皆阐明这一点。禅宗之建立所谓“宗风”者,亦此之谓欤?

[8]若能不贪不著于现空双运之诸法,而其境自然消融于寂灭之法身。

[9]此句颇难译,意亦不太明显,另一种可能的译法是:“有漏喜乐波涛中,粗重妄念息灭故;此时喜乐必生起,不可随彼生贪著!”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