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民俗馆 > 节庆

原味藏历年现场体验

2015年05月14日 16:37    记者 韩一芳
分享到:    

那些天,路上的狗都是醉的。朋友土登达瓦这样对我讲述他亲历的藏历新年。

藏族同胞对藏历新年的重视程度绝不亚于我们对春节的投入。几乎提前一个月,他们就陆续进入过年的状态,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积极投身各项准备工作中。

那么,地道的藏历新年到底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体验到一个地道的藏历新年?

我的答案是:住进藏族同胞家里去,跟他们一起过年。

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因为我自己就曾住进土登达瓦家,跟他们一起过了一个终身难忘的藏历新年。

原味藏历年·年货

冲赛康:年味和藏味浓得化不开

如果你初次闯进赛康,一定会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土登达瓦全家非常热情,把我当成自家闺女看待。我很喜欢家里这种安静和谐的氛围,每天跟他们起居作息,感觉内心平和了许多。尤其是他们在供奉佛像的房间里祈祷朝拜时,我也会默默地跟着阿妈双手合计,祈愿这个家永远和谐美满,祈愿这个藏历新年会带给我终身不忘的美好记忆。

进入过年的倒计时阶段,我和土登接到的最重要任务就是采购年货。作为初次进藏的游客,我一直以为他们采购年货的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八廓街,因为那里的货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但土登告诉我,到八廓街逛街购物的只会是来自各地的游客,地道的拉萨人则会到八廓街背后的冲赛康市场购物。冲赛康是拉萨城最古老的集市,也最能体现拉萨古城的传统面貌和生活习俗。

也许是过于狭窄,也许新年临近,超乎想像的人气使本不阔绰的冲赛康显得越发拥挤,而丰盛的年货让这里显得超乎想象的热闹。拎着大包小包置办年货的藏族同胞,有拉萨本地的,有来自牧区的,还有利用农闲时间从四川、青海等地赶来朝圣顺便购物的。在这里摆摊叫卖年货的,除了拉萨城里的商贩,还有把自家制作的过年用品拿来贩卖的本地市民。街边的小摊、路边的小店,市场内的摊位上,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年货。新年的氛围就这样充满这里的每个角落,年味和藏味都浓郁得化不开。

如果你初次闯进冲赛康,一定会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我们幸亏有出门前阿妈亲授的“锦囊”,一切只要按单采买就万事大吉。阿妈开列的年货清单如下:青稞苗、五彩经幡、青稞花、酥油花、切玛盒、香布等新年必备装饰用品;风干牛肉、奶酪、糖果等新年必备食物。

在万紫千红的年货市场,最吸引眼球,也最有生命力的就是那一盘盘一框框青稞幼苗。从前,每到藏历十二月,藏族人家就会在自家水盆里泡上青稞种子,新年时就将绿油油的幼苗摆到佛龛桌几上,预祝来年粮食丰收,同时也为家里带来盎然生机,预示新年新气象。

在青果幼苗流行的同时,用红、黄、绿等颜色染得色彩斑斓的干青稞花,也是家家必备的抢手年货,一般用来装点切玛盒。跟青稞花搭配的还有一串串红花,土登说,那叫“过年花”。贴切的名字注定其销量跟青稞花一样不俗。

对于笃信佛教的藏族同胞来说,房前屋后挂上五彩经幡,也是必不可少的。再讲究些的人家还会在桥上、山顶等显眼的地方挂上大幅经幡。这些经幡也是年货市场的主打产品,我们买了一大卷。土登说,阿妈每年都会到很多地方挂经幡。

除了挂经幡,家家户户更换窗户、门前和房顶的帷幔也是必不可少的。藏族同胞将这些帷幔称为香布。拆下旧的换新的。以示辞旧迎新。

购置了这些装饰用品,少不了再买上一个切玛盒。这种藏式五谷斗,将是过年期间的重要角色,人们端上切玛拜年凶宅,跟我们春节期间舞龙舞狮上门拜年类似。切玛盒里届时会盛上酥油拌过的糌粑、炒麦粒和人参果等食品,并插上五彩的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制作的彩花板等。怎一个炫丽了得!

年货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应该是酥油花。据土登介绍,制作酥油花跟雕塑类似,要先用草束、麻绳、竹竿、木棍等扎成“骨架”,然后往酥油中糅进各色矿物质颜料制成五颜六色的膏状原料,用来“做胚胎”,最后将塑好的酥油花用铁丝一一组装到位,固定到木板或盆里。这种雪域高原特有的艺术品,抱在手里,摆在家里,你都 能感受到一份特别的分量。

冲赛康市场的这次采购经历,让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新年愿望。土登还带我见识了各式各样的藏式油炸食品“卡赛”,像耳朵的“苦过”,长条形的“那夏”,圆盘状的“不鲁”,以及大麻花似的“木东”,让我饱了眼福的同时,也狠咽了一通口水。

历味藏历年·藏装

做新衣:给心情换上新装

很多初次进藏的游客脑海里有一种错误的印象,认为藏族传统服装有多花哨,多夸张,实际上那多半是郎玛厅里的表演服。

和我们过春节的传统习俗类似,藏历新年到来前,藏族同胞也普遍有置办新衣的习惯。现在拉萨街头虽然随处可见各种档次的服装店,但如果要搞定一身妥贴的藏装,最好的选择仍然是量身订制。

由于西藏各地自然环境的不同,各地服装款式也有很大差别。比如藏北高寒牧区的牧民,一年到头几乎都穿皮袍,光面朝外,前襟、后背、袖口用彩线缝出大幅图案;东南地区的工布服装最具代表性的则是“谷休”,宽大的无袖袍,男式“谷休”从腰部束扎,下摆不膝,女式“谷休”下摆却垂至脚面。

至于拉萨本地藏装款式,却删繁就简,符合现代时常潮流。土登告诉我,以前的拉萨人穿藏装,无论男女都系腰带,而且要在腰后打出漂亮的结子。后来改良的女式藏装则不再另配腰带,直接缝在裙子上,穿起来既美观又方便。在面料上,如今的藏装也几乎“洗心革面”,各种花色的精致细料替代了传统色彩单调的厚重面料。

走在拉萨街头,留心观察街上女子所着藏装,衣服的色彩大多是一抹灰色或一抹卡其色,款式也并不夸张,显得素静典雅。土登说,很多初次进藏的游客脑海里通常有一种错误的印象,认为藏族传统服装有多花哨,多夸张,实际上那多半是朗玛厅里的表演服。

我决定在土登家过一个地道藏历新年,阿妈和土登的意见一致:你应该却订制一套藏装。

一套藏装?从藏袍到衬衫,从裤子到藏靴,再加上花样繁多的藏饰,这一套做下来,没有一定经济实力恐怕承受不了。我把自己的疑虑告诉了土登。

那就做一件藏袍吧。现在很多拉萨人也都是这样穿的,很时尚,也不失藏味。土登的建议正合我意。

经过一通考察,我们最后选择了距小昭寺不远不远的策墨林寺院内的一家藏装店。土登推荐说这家的师傅手艺很好,他们家每年的藏装都在这里做的。

一周后,我拿到了平生第一件藏袍,卡其色的布料配上迷幻的花边,有种低调的奢华感。年起来非常宽大,但上身后将两侧裙摆往后面一折,系上腰带,却极为修身。有了它的衬托,我的藏历新年一定会更加完美。

师傅把藏袍叠好递到我手上,吐了点口水抹在上面。我当时很纳闷,后来土登解释说,这是藏族做新衣的一种习俗,师傅是在表达他对你的祝福。

原味藏历年·除夕

赶鬼:让不幸的事滚远

阿妈摇起转经筒,一边念经一边从我们的衣服上拔下一根线头,放到一个碗里——那个碗便是鬼的碗……

除夕转眼到了跟前,全家老早就起床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阿妈首先安排我们年轻人把屋子和院子彻底打扫一遍,然后将点心、水果等供品装盘,切玛盒盛装摆好;再把门窗香布更新,树枝上捆上经幡;经堂里摆上卡赛,佛像前献上哈达;最后在大门上贴上写有“罗撒拉,扎西德勒”(新年吉祥如意)的祈福纸,系上哈达……

屋里院外总算布置一新,新年的气氛浓烈地散发出来。

收拾完屋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个人的清洁卫生,然后全家老小换上新衣,等待新年正式到来。我穿上我的新藏袍,跟在他们左右,默默期盼那一刻的来临。

除夕夜的“年夜饭”很具藏族特色,我们在阿妈的带领下包“古突”。古突有点像我们吃的面疙瘩,但里面会包上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硬币等东西。吃到这些奇特的馅儿,分别意味着“心肠硬”、“8刀子嘴”、“心肠软”、“发大财”等。吃的人把这些东西及时吐出,大家互相调侃一番,然后哄堂大笑。我吃到的便是硬币,土登一家对我大加祈福。

吃完古突,要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赶鬼”。阿妈手里摇起转经筒,一边念经一边从我们的衣服上拔下一根线头,放到一只碗里,祈祷家人身上的病和不愉快的都被带走。土登低声告诉我,那个碗是鬼的碗。祈祷结束,土登放起鞭炮,阿爸反复唱着“古嘿嘿”,意思是让所有不幸在今晚滚得远远的。

鬼一直被赶到门外的十字路口,活动才宣告结束。

接下来,全家出发去大昭寺祈福朝拜。我们到达的时候,那里已经排起长龙。这情形很像我们除夕夜赶到寺庙争烧第一柱香的场景。土登说,每年除夕夜来大昭寺的人都特别多。一些年长的喇嘛忙着念经,而年轻僧人则负责维持秩序。我们拎着酥油在人潮中缓缓移动,从晚上8点一直到凌晨1点过,我们才进入觉康,点燃酥油灯,念诵经文。

新年的钟声在我们排队祈福的过程中敲响的时候,我们跟着大家一起欢呼庆祝。藏历新年的第一天,就这样平安祥和地到来。

原味藏历年·过年

拜年:酒不醉人人自醉

每次醒来便很快就被人灌倒,于是醉了睡,醒了喝,喝了醉,醉了又睡……

跟我们过春节一样,藏历新年初一的重点也是拜年。所不同的是,藏族同胞会全家抱着吉祥喜庆的切玛盒,提着青稞酒壶出门,向见到的每一个人高喊“扎西德勒彭松措”(新年快乐),对方也同样大声回应。

我很享受跟土登全家出门拜年的过程,但无福消受三口一杯的青稞酒。但拜年时互相敬酒,没有喝醉便无法拒绝,是藏族同胞的规矩。

没敬上几个回合,我已经晕沉沉的了。土登笑着说,新年的青稞酒,不喝醉是不对的。醉了就睡,睡醒了接着喝。过年期间,连路上的狗都是醉的。我被他的说法逗乐了,心满意足地睡过去。后来不知道迷迷糊糊醒过几次,每次醒来便很快就被人灌倒,于是醉了睡,醒了喝,喝了醉,醉了又睡……

藏历新年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一个“醉”!

除了醉得稀里糊涂,我还清晰记得的就是跟土登带上哈达去当雄走亲戚,有幸看到了那里热闹而盛大的新年赛马会。在宽阔的坝子里,村里的小伙子们跃跃欲试,准备在射箭和赛马活动中一显身手,而姑娘们则围在一起跳着欢快的锅庄。土登笑着说,那就是男子汉们的“啦啦队”。

看着眼前矫健的身影,耳里是骏马的嘶鸣和姑娘们载歌载舞的加油声,我再一次沉醉。但这一次跟酒没有关系。

原味藏历年·财神

祈福:扎西德勒彭松措

见到“扎基东路”的路标,向西一拐,看到一个车多人多的地方,财神就住在那里。

在新年的氛围中沉醉了几天后,我必须保持头脑清醒跟土登去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到扎基寺求财神。土登说,扎基寺是拉萨唯一的财神庙,新年期间祭财神,千万不可错过。

扎基寺就在拉萨市区,开车从夺底路向北,见到“扎基东路”的路标,向西一拐,看到一个车多人多的地方,财神就住在那里。我们赶到的时候,马路边已经排起了见不到首尾的长队。好不容易穿过人群,看到扎基寺的大门。那不过是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寺庙,香火如此旺盛,就因为里面供奉着财神。

据土登说,这位财神架子很大,而且嗜酒如命,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每周一三五就是相对比较清醒的时间。求他老人家办事,必须早点来,来晚了,别人已经把他灌得晕乎乎的,连你求的什么事儿都稿不清楚,灵验程度自然打折。而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周一求健康,周三求财富,周五求平安,会比较灵验。

那么,见这位财神爷要准备些什么呢?土登带我去买了一些煨桑用的桑青枝,一条哈达,以及必备的两瓶白酒。先到寺门左侧的煨桑炉烧香,浇上白酒,祈愿好日子就像遇到酒精的火苗一样往上窜,旺得压都压不住。然后,就到队伍后面排队,朝拜财神爷。

进扎基寺不用买门票。我们跟着队伍终于进入寺庙里面,发现这里更像一个四合院。三面都是两层楼的僧舍,楼上的栏杆上搭着寺内僧人绛红色的僧衣,居家气息明显。财神所在神殿人头攒动,热气腾腾,酒香扑鼻。财神爷在佛龛里吐着舌头,醉眼朦胧地看着世界忙碌的一切。喇嘛们熟练地开启信徒献上的酒瓶,将白酒倒入一只高脚铜盘,酒水便流到下面的大缸里。献完白酒,人们会绕到神像后叩头礼拜,敬献哈达,而且可以摸到财神爷的“鸡爪子”。

土登说,如果愿意,你还可以交钱给神殿中央的老喇嘛,他会记下你的名字,送你一条哈达和一根细红绳,这样就等于你在财神那里“挂号”了,喇嘛会为你念“发财经”或者“平安经”。

从神殿右边的木制楼梯上二楼,那里有两间小佛堂,外面是一个宽敞的露台。站在那里,可以看到拉萨市区和鱼贯进入扎基寺的芸芸众生。我也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且有幸跟随土登和他全家度过了平生第一个藏历新年,快乐而祥和。

多年以来,我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幸福与虔诚,不会忘记街头飞扬的“扎西德勒彭松措”,以及随处可见的被青稞酒迷醉的笑脸。

1

体验藏历新年

3

2

4

藏历新年前夕,冲赛康市场里满是五颜六色的特色年货。

5

扎基寺里的佛像。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