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传统节日都与百姓的生活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藏族的传统节日——望果节也不例外。这个属于藏族农区的节日,预示着人们在辛苦了一年后,等待着收获的那种喜悦的心情。
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望果节是一个与民众在生产、生活上有着深刻内在联系的节日。在藏区的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都有过望果节的习惯,没有确切的时间,只是根据农作物成熟时间而定。 “望”在藏语里是田地的意思, “果”则是转圈的意思。到了每年藏历七月各地庄稼已日趋成熟之时,人们就用这种独特的转田垄的仪式预祝粮食丰收。
在佛教未传人西藏之前,人们信仰的基原始宗教——苯教。因此,在1500年前最初的望果节是一种人们为了祈求丰收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由手捧柱香和高举经幡者引路,随后由苯救巫师高举缠着哈达的木樟(臧族称“达达”)和羊腿作领队,表示收地气.祈求丰收。紧跟其后的是手持青稞穗和麦穗的村民绕着本村的土地转圈,以祈求风调雨顾,五谷丰登。当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习俗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八世纪后期宁玛派在西藏属兴盛时期,人们在庆望果节时带着一些宁玛派的色彩。从十四世纪开始格鲁派占据了各教派的领导地位,这一变化自然又影响到了望果节,人们背的经书、举的佛像都和格鲁派有关。
虽然人们对望果节起源的解释都是类似的,但从如今人们过望果节的方式来看背着经书转田和望果节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在臧历六月四日,也就是麦田即将变黄的时候,要举行一个仪式,人们称其为“曲果”(背经书转田)。曲果节是人们在那个落后的年代里,祈求老天赐给自己一个丰收年。对于天气变化其测的高原来说,人们最担心的是洪涝、干早、冰雹无情的袭击,辛苦了一年的人们面对暴虐无情的冰雹常常表现的是无可奈何。因此,在六月四日这天一个骑白马的人拿着九宫八卦图沿着冰雹路(经常下冰雹的方向)走在最前面,紧跟其后的是咒师和几个骑着马的随从,骑马者一般会穿着黄缎子袍,头戴园形红穗的“索夏”(蒙古帽),背着经书的男女走在最后。到了一个指定的位置咒师停下来开始念他的咒经,其他人在骑白马人的带领下绕着田地转,有些地方也会到附近的寺庙去转,然后,大家会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野餐。
相对曲果节来讲望果节就要热闹许多。因为前者是人们对丰收的祈祷,而后者是对丰收的庆祝。就象前面提到的望果节没有确切的时间,大约都在藏历七月间,也就是庄稼完全成熟了。望果节一结束,人们就开始了紧张的收割工作。也有一些地方是收割结束后再过望果节。对于农民来说丰收就意味着一切,所以,在农区望果节比藏区新年更重要、更隆重。人们在望果节前夕早早地选好了地方,搭起了帐篷,各式各样的帐篷看得人眼花缭乱。望果节这天一早一队穿着新衣的男子会骑着马绕着田地转上一圈。非常简单的仪式结束后,大家都集中在一个平地上进行赛马、射箭等比赛。赛马从简单的比赛开始,有马上拣哈达、马上射箭等一系列马术比赛。各队之间竞争非常激烈,高音喇叭里不时地响起解说员激动的解说声,那劲头一点儿也不亚于中央台体育节目的主持人。人们在享受丰收的同时,也分享着胜利喜悦,到了夜晚人们围在篝火旁,手拉着手跳起欢快的锅庄。在举行赛马比赛的同时,还会请来藏戏表演队,人们观赏着自己喜爱的藏戏表演。在这三天里大家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有条件的甚至会一天换上一套。人们尽情地唱啊,跳啊,表达着自己辛苦一年后面对丰收时的那种激动心情。
阿里普兰望果节上转经的妇女。加措 摄
望果节上转经——阿里普兰妇女。加措 摄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