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民俗馆 > 节庆

金东牧人节

2015年05月14日 16:37    记者 普布多吉
分享到:    

牧人节,是林芝地区朗县金东乡一带,以村为单位举行的民间传统节日,金东乡位于306省道旁、离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八一镇19O公里,离朗县县城50公里。从古至今,藏历9月22日那天,当地群众象过年一样隆重举行牧人节,持续两至三天。为什么选择这么一个季节和日期?这既有宗教的原因,也有自然和生产、生活的原因。自古以来,藏族节日文化就渗透到藏民族的思想、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藏族的社会、经济、宗教,文化、道德等密不可分:藏历9月份,从自然界来说,是高原万里睛空,秋高气爽,果实成熟,景色最美的季节;从生产、生活来讲,是农民们一年劳累的庄稼已收完,牧人们从农区离开长达三个多月游牧后,牛马肥壮,带着酥油,奶渣等畜产品,又回到农区,刚与家人团聚的时刻。虽然朗县金东—带属农区,但牧业比重较大。夏季,男人们赶着牲畜到海拔较高、水草丰盛的枚场上去游牧。到了秋季、返回到农区,同家人一起干农活;从宗教的角度来说,藏历9月22日佛教的降神节。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和特定的宗教氛围中,寻求到了比较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节日。在金东一带的各个村都要过该节日,但节日特色鲜明,程序俱全的就算来义村的了,下而简要介绍来义村牧人节的程序和内容。

牧人节的第一天,是一种集敬神、体育、文艺为一体的活动。早晨,所有的放牧人员身着独具特色的节日盛装。即头戴牛毛皮制成的帽子,上身穿犊牛毛皮缝制的头套坎,肩长衣,下身穿黑色氆氇裤子,脚穿牛皮制作的扁头长筒靴子,左手戴宽皮带上用许多小贝壳点缀的“觉旦”手镯,右肩挎“切库”袋(装喂牛的盐巴)子,在袋子的右边挂“吴日多”(投石带),左边挂红色羊毛制成的围巾。牵着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牦牛,汇集在村头,做前往牧场附近占敬财神的准备。各家各户的家庭主妇和姑娘们也身着华丽的服装,带着青稞酒来到村头,为牧人们敬酒送行,祝愿他们敬神活动开展顺利,牧人们喝了家庭主妇和姑娘们所敬的青稞酒后,一一骑上各自的肥壮牦牛,耀武杨威,浩浩荡荡地首先前往牧场附近的敬神点上去,“煨桑“(烧香)供奉“藏跋拉”(藏语意为财神)。牧人们高呼或念道,“求财神保佑,来年风凋雨顺,人畜兴旺,牧业丰收”等求神祈祷词。然后,回到半路上,举行野宴:提前到位的各家主妇和姑娘们,为牧人们敬酒唱歌,对烧香敬神归来表示迎接。提前请来的喇嘛们诵经并做许多供品供奉“域拉”(土地神),牧人们赛牦牛  二是全村人共同竖立起高10多米的大经旗杆,在大经旗杆上挂许许多多染成五颜六色的牦牛尾,既美丽又庄严,敬“域拉”(土地神)的仪式基本结束后,全村人在野外坝子上围成大圈,盘腿而坐,摆出各家带来的美味佳肴,开始举行野宴。野宴也足以说明藏族人民崇尚自然,回归大自然的观念和习俗,在尽情的野外饮宴中,人人都能得到充分的欢乐和满足,这是在居室内难以体会到的自然之乐。

下午,全村人回到村活动中心,首先,牧人们说《白》,《白》是以朗诵诗歌的形式赞美自己家乡的景色、人物和习俗的民间文学形式之一。说完《白》后,男女分别排成半圆形的队、手拉着手,跳起“果谐”舞。

节日的第二天,全村人继续聚在村活动中心,并请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村领导坐在座位中央,其余的人按职位左右两边排位,牧人们坐在两边座次的尾部,大家边饮酒,喝牛奶、酸奶、吃新鲜奶渣等具有牧区特色的美味仕肴,边闲谈家事、国事、天下事。

节日是人们互相表达祝愿,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加强群体意识的最佳契机,德高望重的老人、村领导和外村客人们为牧人们献哈达,祝愿他们身体健康,牧业兴旺。牧人们以干奶渣串代替哈达献给他们,一串串挂在老人、领导和客人们的脖上以表对他们前来祝愿和关心和谢意。

晚上,人们围着篝火,唱起牧歌、跳着”果谐”舞,以男女对唱、对跳的形式通宵达旦;在一片歌声回荡,浪慢情调中,展现着一处人们相亲相爱,共存共荣,令人羡慕的欢乐家园,牧人节就算圆满结束。有时,第三大也继续聚会,唱歌跳舞。

31

做新衣。张鹰 摄

32

二牛抬扛。郭阿利 摄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