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民俗馆 > 服饰

藏族人的装饰

2015年05月14日 16:37    记者 张鹰
分享到:    

在服饰文化中,装饰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讲究。藏族人和其它民族一样,有自己独特的爱美方式和装饰风格。藏族人的装饰风格大致以农牧区域来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文化和草原文化,他们明显区别于发辫的不同。过去,牧区妇女都习惯将头发编成无数根小辫。这是由于草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缘故,人们一年半载难得几次洗涤梳理头发,所以牧区妇女头饰特点,一般是将各种饰物,如松耳石、玛瑙、珊瑚、琥珀等直接穿串固定在发辫中。这一特点在康区和藏北一些地区多见。由于草原地域空旷,受阳光的照射度更强,藏北大多数男女喜欢戴礼帽或围头巾,这样发辫装饰一般多集中在下部,还有的是将各种宝石组合缝制在黑布和与发辫颜色近似的软体上,再与发辫一起衔接,这样既显得华贵,也不失其自然美。

与此相比,位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卫藏广大农区,包括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阿里等地,由于物质与精神文化发展迅速,民间节日、宗教活动频繁,人们的装饰也逐渐趋于规范化和程式化。这一变化首先取决于藏南气候的温和,水资源的丰富,人们习惯经常梳理头发,发辫的繁多自然会带来很多不便。所以农区妇女一般只梳两根辫子,并在发辫中夹杂五彩丝线,平时盘在头,也可垂于身后,为农区妇女一大特点。农区妇女的头饰与发辫纯属两个部分,装饰物为不同形状的组合体,戴时只需与发辫连接,所以方便取戴。

历史上卫藏地区的妇女头饰非常丰富,形状及名称多根据当地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拉萨、山南曾为西藏文化的中心,在这一带民间流传一种妇女的头饰,藏语称“卫嫫巴珠”,用珊瑚,珍珠,玛瑙等制成,形状三角和三叉形,过去最珍贵的一种上面还加盖一个珍珠帽,珍珠帽是用无数个小珍珠镶嵌的一种圆形帽子,是具有很高地位的贵夫人才佩戴。

在日喀则一带,常见的一种妇女头饰叫“巴廓”。相似弓状,用珍珠、玛瑙、珊瑚,松耳石等制成。戴这种装饰尤为讲究,而且也麻烦的多。首先提前一天将原来的两根辫子再重新编成很多小辫,戴头饰时将小辫子从中间分成两股,用一根约一米左右长的特制的竹弓弯曲,竹弓的两端与左右发梢固定,将头发向两边伸展拉平。然后在竹弓上挂上各种装饰。“巴廓”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用红布缠绕的竹弓为支架,弯弓的上部装饰叫“达扎”,是用珍珠做成的串链,平时还可作为胸部的装饰,下部装饰称“藏嫫巴珠”。这两种装饰同时也起着平衡与固定作用。“藏嫫巴珠”平常为方便其间可直接盘在头上,这种戴法在前后藏区最为普遍。其次,在后藏地区还流传各种三角形或圆形的头饰,今天都已很难看到。

藏族男子多习惯将发辫盘在头上,并喜欢在辩梢加红色丝线,尤其康巴汉子颇具典型性。康巴男子讲究发式的粗大,为了显得魁梧,有的在发辫中加衬用牛毛绳编织的一种托物,与其自身的头发浑然一体,具有康巴人特有的剽悍之气。草原人喜欢以原始自然为美,所以习惯以较大的未经加工处理的天然珍石装饰自己,这一习性自然成为康区文化,乃至草原文化的象征。相比之下,农区男子的发式显得比较小气,特别在过去,有地位身份的男子都非常讲究发式的装饰文雅,其中也以发式的不同造形象征身份和官职的不同。

耳环在藏族男女装饰中非常重要,而且非常丰富。“埃果尔”是过去贵族夫人和小姐们常戴的一种耳环,多与“卫嫫巴珠”配用,长方形,体形较大,主要用金银制作,上等绿松耳石镶嵌。“索几”用金丝和上等松耳石制作,是一种圆而细长的男式耳坠,过去一般为贵族和有一定地位的男人所戴,这种耳坠只能戴一个在左耳上,具有一定身份的象征意义。“阿隆”是一种常见的男耳环,圆形,有金银、铜制作,局部用松耳石镶嵌,多流传民间,牧区的一般偏大。

佩饰是构成西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胸饰,腰饰等。起源于远古自然崇拜的文化现象,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随着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发展,人们逐渐将佩带物与财富相提并论。藏族人最早以游牧、狩猎为生,常年过着游荡不定的生活,所以过多的家产不便随身携带,只有将财产变成装饰带在身上,日积月累,佩带的装饰品越来越多不便行动,这样饰物中开始有了以一当十,或以一当百的精拙贵贱之分。由此,装饰便成为一个家庭财富的象征。

位于西藏西部的阿里普兰妇女的服饰,以其独特的风格与其装饰物的名贵、繁多闻名遐迩。这种装饰的特点之一,以其中层层叠叠的佩带使人惊叹不已。据说这些金银宝石佩物都是祖辈所留传下来的,一代一代不断添制,与日俱增,才形成现在这种规模。类似现象在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更为突出,一些富有的家庭将自己佩带过的珍贵的胸饰捐献给寺庙或用于佛塔的装饰,这样既认为可多得神佛的保佑,也同样是显示富有的一种方式。历史上,拉萨旧政府时,还有各种象征官职地位的佩饰,这些佩饰其中大多为硕大的宝石串接,其价值更是无与伦比。

构成西藏装饰特点的一方面是金银器物,另一方面主要是天然宝石,这是藏族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对美的特有追求和表达方式,也是西藏传统文化中精神与物质文化完美结合的体现。

由此说明,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讲,服饰也就是代表诸多文化特征的象征,藏族人从远古时期就已形成自己古老的文化特性,所以藏族人的装饰特点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即装饰文化中的石头崇拜现象。

当高原大地自从大海中崛起,留给这块大地的也就是一个石头的世界。因此,自古石头就与藏文化密切相关,包括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远自石器时代的各种打磨器具,以至今天随处可遇的石窟、摩崖石刻、嘛呢石堆、生活中常见的还有石锅、石碗等。印有圣迹的石头在信教人的心目中是珍奇之宝,不少寺庙以此为圣物当作镇寺之宝供奉。甚至以后的寺院民居的建造也保持山石的梯形内倾形态,以石垒砌讲求自然,给人稳定之感,布达拉宫正是凝聚了这一智慧的结晶。

由此可以说,珍爱宝石很早就已成为藏族人一大喜好。越是稀有的石头越是珍贵,并越具有宗教意义,认为是一种圣物。所以,藏族人喜欢在身上佩带各种宝石,这即是富有的象征,也是一种信仰和精神寄托。人从原始时期就已懂得如何能够保护自己,不管是采取战争,还是利用宗教,其目的和用意都是相同的。将崇拜的信物带在身上,认为这样就能抵挡邪恶,驱除病魔。这是人在自身能力无法能够抵挡的情况下一种精神上的依靠,而这些信物大多都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

几年前,我在桑耶寺附近的大坝是曾遇到过这样的情景:一群信教群众,老老少少伏于地面,聚精会神的在寻找着什么东西。出于好奇,我也顺着他们注视的方向在寻找,这里除了沙石就是大大小小经过风化的不同形状的小石头。再看人们手中捧着的也正是这些奇形的小石头。经过打听才知道,朝拜的人认为这里的石头能消灾降福,是一种吉祥之物。人们仔细寻找的是自然带有小眼的石头,便于穿上绳子带在胸前贴身的地方。认为眼孔越多的石头越是珍贵。由此看来人们经常所认为的信物之类的来历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切文化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它的演变过程。‘嘎乌”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典范。“嘎乌”是遍及西藏的一种胸饰,通常称护身符,有金银、铜制品。根据地域分布的不同,以及用意区分的差异,造形各有不同。其实嘎乌的种类发展有多种。大致为装饰,实用装饰,护身装饰几类。装饰造形多是八角形,也有圆形或半圆形的。一般是金银錾花,工艺非常精细,表面以绿松石等宝石镶嵌。这种嘎乌多流传卫藏地区,为妇女主要胸饰之一。有的圆形嘎乌中心装有小镜,为金银制作,质地细腻。内放活佛照片或圣物之类,同样具有护身的作用,这类嘎乌在康区或其它牧区流传甚广,男女皆可佩带。

实用装饰体形较小,通常可以打开,过去一般为富裕人家所带、盒内常装一些药物之类,以防身体不适时急用,同时也可当信物起着护身的作用。

护身装饰的嘎乌是西藏最常见的一种,俗称“护身符”。这种嘎乌多为佛龛装,或为圆形,一般铜制较多,也有金银制作。盒内放佛像、经书、圣物,表面雕刻吉祥花纹。外出时常戴在胸前或挎在背上,认为这样就有神佛保佑,可以不受侵害,或起到压邪的作用。

由此,嘎乌装饰也就是“护身符” 的演变。“护身符”与“妥迦”关系密切,“妥迦”是一种由铜铁制造的不同形状的小金属饰物,又名“妥迪”,即弹头之意,更确切为雷电的弹头。人们外出放牧或田间耕作时,常常从泥土中拣回一些旧的箭头或其它金属器物,称之为天降石或雷石。认为这些东西是天神发怒,为降伏邪恶而射向地面的神箭,即我们平时所见的雷电,这些箭头之类就是天神的遗物。所以人们认为它具有无法战胜的威力,将它当作神圣之物带在身上,以确保平安。今天,在拉萨街头的小摊上还可以看到不少这类遗物,有环扣状、三角形,各种动物图形,以及今天我们无法理解的几何图象等。从铜铁铸造的痕迹,妥迦的来历显然不是天降之物,可能是古代部落时期狩猎或频繁的战争遗留下来的。这里不能排除陨石的可能性,信教群众将它们都当作是一种圣物,与他们普遍追崇自然圣迹的心理和石头崇拜因素联系起来并不奇怪。

劳动及生活工具的演变也是西藏装饰艺术发展的因素之一。牧区男女喜欢佩挂各种器具,如腰钩、火镰、子弹盒、针包、刀等,这些都是人在外出放牧、挤奶、打猎时必用的工具,随着生活条件的进步以及人的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逐渐将佩带器具看作是威猛、勇敢和富裕的象征。在藏北草原曾有“身不具四青,不是男儿汉” 的说法,“四青”谓刀、针、锥子和火镰。西藏传统习惯中,男人一般在家庭中要承担缝纫工作,所以针线包也就成了男子随身必带之物。久而久之,这些由劳动工具演变而来的装饰,成了藏北以及广大草原男女特殊的服饰特征。有铁器,铜器和银器,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和装饰意识的增强,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经济富裕人家还用玛瑙,松石,珊瑚等宝石镶嵌,有的颇具夸张。在西藏其它地区,也有将日常生活用品直接与装饰物一起挂在身上的习惯,如镊子、牙签之类等,这些都具有实用与装饰的双重性。有的已完全作为一种装饰品,脱离本来的实用意义,不断工艺化和装饰化。

由于西藏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由于西藏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长期以来西藏服饰中风格变化甚微,很难以时代概念来划分。从贝壳、石器到金银雕花、珠光宝器,这些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在西藏服饰文化中却是自然、完美、统一的结合,形成远古与现代,自然与创造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特殊文化现象。这里不存在一般概念中的物质的进化与取代,而且共誉着各自存在的价值,这种价值取决于精神与物质的两个不同概念,即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在西藏人的价值观念中这两者是相依并存的。这种特殊的价值观、审美观,体现了藏民族数千年来延承下来的特殊的思维观念,就是物质与信仰崇拜的互相依赖。

因此,在西藏任何一个物体,除它自身应有的价值外,与宗教思想的内涵都有很大关系,甚至从宗教角度超过其自身的价值。人们从野外捡来一个奇怪的石头或铁器之类的时候,很快会将它与神授联系起来,认为是圣物,甚至当无价之宝珍爱佩带。如“妥迦”、“圣石”等护身概念的形成就属于这类思想的产物。同样,凡是自己佩带过的东西,认为是与自身躯体和灵魂相近的物体,人们有时将它们归放在神山、寺庙或其它有灵气的地方,等于自己的魂体永远授受神佛的恩泽与智慧,这一思维观念的产生,以宗教为内涵的装饰对西藏服饰起了很大的作用。

19

后藏“杰谐”舞男子服饰

20

山南扎达乡妇女服饰

21

正在戴“巴果”头饰的后藏姑娘

22

后藏妇女头饰(巴果局部)  摄影/张鹰

23

林芝妇女装饰

24

背小孩的氆氇上绣上莲花,并挂上一个海螺认为能给孩子带来福运

25

后藏老人装饰

26

山南洛扎妇女服饰

27

那曲甲扎县妇女古老装饰  摄影/江易世

28

康区男子装饰

29

阿里札达县楚鲁松杰乡妇女背饰  摄影/郭阿利

30

阿里札达县楚鲁松杰乡妇女头饰  摄影/郭阿利

31

阿里普兰妇女头饰  摄影/张鹰

32

昌都女妇女装饰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