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奶制品必将成为市场的新宠
奶酪是西餐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
据说奶酪是这样发明的:在数千年前,一位阿拉伯商人带上了一个装满羊奶的行囊,在沙漠高温中行进。在摇晃、颠簸和闷热中走了几天之后,他发现羊奶变成了膏状,非但保留了牛奶的香味,还发展出丰富的口感。这个传说必然被广大的游牧民所嗤笑。无论是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或者是中亚草原,只要有游牧人的地方,就会有乳品。而鲜乳无法长期保存,自然出现了乳制品,无论是叫奶渣,或者是奶豆腐、奶疙瘩,其实只有细微不同,这是牧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美食。在西餐中也必不可缺的一道美味,即所谓的“起司”。
奶酪业的先行者
清晨,在当雄海拔4200米的湿润草原上,牛粪烟被雪山吹来的寒风扯散,一个小小的布包,吊在牦牛绒的风绳上,摇摇摆摆,发出新鲜的酸味,这就是青藏高原上以最传统的工艺制作的奶酪。中国的草原面积占了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雄踞世界第二,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几乎和印度的总面积相当。草原广阔、山川肥美,然而中国的奶酪产业,却远远和如此广阔的草原面积不成正比。品种少、产量低、消费者认识度低、口味有限、工艺传统,几乎无产业可言。
与之相比,在草原面积极其有限的奶酪王国法国,据说“有一个乡村,就有一种奶酪”,其奶酪品种之繁多,产业之发达,睥睨世界。每种奶酪都有自己的特别口感和最相配的菜点。2011年,法国奶酪产业的产值高达125亿欧元,高档奶酪的价格高达一公斤数百元人民币。
正午,在拉萨小昭寺路的街口,来自山南和那曲的老乡,在人潮汹涌的正午街头,摆开自己的摊子,出售传统做法制作的奶渣。这些奶渣有精细磨碎、口感颇酸的,也有坚硬块状的,这些传统奶制品,是拉萨人传统餐桌上常见的点心和配料。
实际上,川藏线、青藏线一路走 来,路边都不乏立在仆仆风尘中的牧民,高举着奶制品等待买主。奶制品和酥油是他们的主要产品,也是能用来交换货币的最主要来源。这些奶制品虽然软硬、大小、形状有别,但是口感和做法都彼此相似:强烈的酸味、浓郁的牦牛奶膻味,让初入高原的游客往往难以接受。
这些强烈的对比,在敏锐的先行者们看来,就是大地透露出的勃勃商机,是草原的赋予。
早在2007年,来自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的桑吉就和他的父亲一起创建了“白阁仓”奶酪品牌,这是西藏第一家制造干奶制品的企业。这个典雅的名字来源于桑吉的家族名称,那年的桑吉22岁。
千里奔波的牦牛奶酪
白阁仓家族最初经营的是酥油,早在80年代中期,桑吉的父亲就已经将家乡草原盛产的优质酥油拿到拉萨街头贩运。那个时候,父亲已经决心要开创西藏的现代奶酪产业。或许,这就是商人走南闯北的最大财富:直觉。
当时的桑吉,对干酪的印象不过是奶奶会用传统的工艺制造藏式干酪和奶渣,招待客人,他没有想到这会和自己今后的事业紧密相连。2007年,白阁仓家族已经成为拉萨最大的酥油供应商之一,开创自己奶酪品牌的时机成熟了,白阁仓打造的“嘎布罗布”品牌奶酪制品悄悄出现在拉萨的林廓东路。这是全西藏最早的品牌干奶制品制造商。
然而高远的理想却不得不和现实相妥协,在西藏甚至整个青藏高原都缺乏成熟高效的奶品制作技术,桑吉不得不大费周章:他从甘南州自己的牧场上收集牦牛奶,处理后送至远在内蒙古的乳品厂加工为干酪后,再送回拉萨,来回数千公里。
尽管如此,“嘎布罗布”还是颇为大胆地一次就推出了10种以上干酪口味,且各自有风格鲜明的包装。虽然精美的包装盒要在广东定制,并且包装费用几乎占据了成本的六分之一,但桑吉认为,这对改变西藏乳品单调、无包装、无品牌、原始制作的总体状况,是绝对必要的。
经营5年之后,桑吉和父亲终于即将完成他们心仪已久的计划:将牧场直接设置在纳木错所在的当雄草原。每天直接向牧民收奶,当地制作,空运至内地大城市专卖店销售。这对于“嘎布罗布”的发展,为何是至关重要的呢?那是因为在桑吉看来,西藏乳业开发导致牧场争夺战的隐隐雷声已经近在耳侧,把握最好的牧场、稳定的奶源,对于乳品企业至关重要。
牧场争夺战
桑吉说,牦牛奶酪有其鲜明的特点。牦牛散养于草原之上,手工挤奶,这些都意味着牦牛奶虽然品质可谓全球最高,但产量很少。在当雄县到那曲地区的草原上,一头成年牦牛一天产奶2斤,已经算是高产了。其价格也远高于普通牛奶数倍,即便在当雄草原的产地上,一斤牦牛奶的价格高达9元左右。
而且牧民居住分散,深入草原的道路艰险狭窄,也造成鲜奶不能及时收集的状况。牧民的鲜奶无处销售,依然以传统方式制作酥油和奶渣等。
这两者的情况叠加,在桑吉看来,就意味着青藏高原的乳业必须走高档消费品的道路,要和普通奶制品在价格上明显拉开距离。走廉价恶性竞争的路线,只会沉重打击西藏的乳业发展。如今即将在当雄设立的“嘎布罗布”工厂,每年将收集700吨以上的鲜奶,有70户以上的牧民将专门为其供奶。鲜奶在清晨由牧民交至乡上的收奶站,马上送往工厂加工。
桑吉坦言:当雄出产的奶酪产量必然极其有限,只会作为高档和顶级乳制品小批量在专卖店出售。牦牛的野放和产量的有限,加上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条件,让牦牛奶制品具有一切成为高档消费品的条件,如果走和内地一样的大乳业发展道路,其结果将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因此,未来西藏乳业的关键,在于抢先稳定有限的奶源,夺得最美好草场。换句话说,谁能抢先建立起稳定的奶源,谁能从牧民手中收取乳品,就能在未来西藏高档乳制品市场夺得先机。敏锐的商人们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如今的藏北草原上,虽然牧民还在遵循着古老的生活,自己制作酸奶、酥油和奶渣,但是奶源紧张的问题已经隐隐浮现。古代的当雄草原曾经是草原霸主争战的目标,如今的争夺却是为了乳制品。桑吉觉得,乳制品市场的发展,将进一步推高牛奶的价格,将牧民更紧密地和市场联系起来,最终是企业和牧民都得到发展的双赢。
桑吉目前最有兴趣的,是尝试推出类似西餐式的奶酪起司,在这方面,例如“雪域珍宝”和“Shokay”等企业已经有了许多尝试。例如“Shokay”如今已经在全世界设置了约100个销售奢侈牦牛绒织品和高档牦牛奶酪的专卖店,其制品价格之高,令人乍舌。然而顾客依然趋之若鹜。
次诺老人和桑吉小伙子凝视着同一片当雄草原,这里承载着露水和乳汁、财富和虔诚、记录着他们各自不同的梦想和道路,他走向衰老,他走向成熟,正如草原上的草一般枯荣与新生。然而,他们都是牧人,都是草原的孩子。
相关链接
奶酪
奶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其性质与常见的酸牛奶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发酵过程来制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浓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也因此更加丰富。每公斤奶酪制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浓缩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的食品。就工艺而言,奶酪是发酵的牛奶;就营养而言,奶酪是浓缩的牛奶。
奶酪分类繁多,口味多样,甚至多达成百上千种。主要分类有新鲜奶酪、白霉奶酪、蓝纹奶酪、水洗软质奶酪、硬质未熟奶酪、硬质成熟奶酪、山羊奶酪、融化奶酪、奶油奶酪等多种。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