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民俗馆 > 居家

停留在传统中的生活 旧拉萨的寄宿方式

2015年05月14日 16:37    记者 文/索穷  摄/金海
分享到: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地域辽阔,客旅往返和物资交流都十分频繁,自然形成了大量的寄宿行为,以及随之而来的寄宿习俗和寄宿伦理。

  古时,往来大道上有驿站、大桑(藏语里是“马站”的意思)等客店性质的机构,解决来往人员基本的水草和茶炊之急,邮差房也有充做客舍的历史。

拉萨八廓街上,在昔日的“采尔厦”大院落里,居民们烧水、洗衣、做家具忙碌地生活。   拉萨八廓街上,在昔日的“采尔厦”大院落里,居民们烧水、洗衣、做家具忙碌地生活。

  吃大户——地方政府接待官方客人的方式

  根据拉萨八廓街85岁的居民罗追老人回忆,和平解放以前,整个拉萨市都没有一座现代意义上的旅馆客栈。那时候,地方政府接待官方客人的时候都是给各贵族大户签发一种特殊的文告——“采尔厦”,不管情愿不情愿,贴在谁家的大门口,就起到一种类似发放租赁通告的作用,这户人家理所当然的就要承担接待贵宾的任务。当年帕巴拉活佛从昌都到拉萨,多吉帕姆从浪卡子经桑耶到拉萨,地方政府都要专门选派一个叫“鼐先哇”的七品孜仲接待官安排他们的吃住。在大户人家的屋门口贴“采尔厦”的工作就由这位七品官“鼐先哇”来完成。远道来的客人跟地方政府有什么接洽之事,他们需要向地方政府各个部门汇报政教事务等,也是通过作为联络官的“鼐先”来办理。但如果他们是要进入寺庙参加一些宗教活动,时间比较长的,则“鼐先”一般可以不管,因为寺庙里又有专门的接待人员。

  其实,解放前的拉萨原有一些属于公用性质的建筑;另外还有一些用于商业性的租赁用房,这些房子的主人主要是贵族、寺院和一部分商人,哲蚌寺基索(财务官)在拉萨城内的公房果瓦康色即属此类。

一到冬季,各地藏民都来到大昭寺的八廓街上传经,朝佛。   一到冬季,各地藏民都来到大昭寺的八廓街上传经,朝佛。

  但即使有专门的租赁用房,远方来的客人住在空荡荡、冷清清的房子里肯定没有住在贵族大户人家里舒适,所以那些专门用来租赁的客房资源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康定锅庄——最早期的商旅货栈和客栈

  根据藏学家强巴丹达的说法,“商人和香客一般是自己找房东住。有实力的商人想常住拉萨的则多是自己盖房子定居。”像帮达仓这些大的官商在地方政府中任职,在拉萨街区建有豪华府邸。小商人,主要是康区来的,有的在街上开商店,吃住都在一起。还有很多康巴商人在八郎学一带卖砖茶,他们喜欢住搭建在野外的帐篷里。

  强巴丹达说:当时,拉萨还有贡桑孜达热、夏禹达热等大概七八家公共或私人马厩(达热),提供简单的水草饲料,人也可以寄宿。马厩客栈的来历既可能是西藏古代相延下来的兼具堆货、炊茶、客舍性质的综合市肆,也可能与闻名中外的康定锅庄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正在维修的夏扎大院。   正在维修的夏扎大院。

  锅庄是康定特有的行业。历史上,康定锅庄多达54家,他们大多是明正土司的大小管家,专门为土司掌管经济。清代以来,随着汉藏贸易的发展,打箭炉(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康定县)成为川藏交通的枢纽。汉藏商人云集这里,扯起帐篷,埋锅灶膳。明正土司的家臣们转而为来往客商服务,修筑具有汉藏结合样式的锅庄大院,“锅庄”也应运而生了。这些明正土司的家臣们长期居住这里,熟悉汉藏语言。随着明正土司家族的衰落,他们也逐渐转化为专业的汉藏贸易经纪人,“锅庄”便成为具有内地特色的货栈。

  到康定从事贸易的藏族商人分别与各家锅庄有着稳定的主客关系,并不随意选择。在康定经商其间,这些商人的食宿均由锅庄主人负责供给,不计费用,主客犹如一家,关系十分亲密。商人销售土产和购买茶叶等活动,均委托锅庄主人与汉族商人交易,成交后,锅庄主人按总金额收2~4%的佣金,收入亦十分可观。

  拉萨很多大户人家的院落修的特别大,就是因为有这种与康定锅庄类似的需求。譬如,每当有商队马帮,或者乡下人赶着大群牛马来到拉萨,就可以请他们直接住在院子里,这有很多好处。当时,拉萨的燃料比较缺乏,马粪牛粪晒干可以当柴烧,晒干的牛粪砖错落有致的斜排在墙头既很美观又具有防盗功能。房东还可以跟牛队和马帮主人做物物交易。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