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非遗百科 > 舞蹈

山南昌果卓舞

2015年05月14日 16:36    
分享到:    

卓舞起源于达布(现加查)地区。相传公元八世纪中叶,第三十七代藏王赤松德赞在莲花生等佛教大师的协助下,在雅鲁藏布江北岸上兴建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时,白天工匠们辛辛苦苦修建的墙壁,到了晚上就被妖魔毁掉。为了迷惑鬼神,莲花生大师从达布地区邀请了卓巴七兄弟(跳卓舞的演员)跳卓舞镇魔。从此卓就盛行在山南,山南大部分村庄都有卓舞队,后逐渐流传到其他地区,距今己有 1300多年的历史。

卓舞是一种腰鼓舞。舞蹈时在鼓帮上拴有两条鼓带,一条围扎在腰上,一条围扎在大腿根部,将圆鼓竖着固定于腰左。表演时的传统队形基本为圆形,表演者分领舞(阿热)、群舞(卓巴)。在整个表演队伍中领舞者人数2至6名不等,领舞者不带腰鼓,主要是提醒动作变换顺序,控制节奏速度。领舞者动作韵律性强,动作难度较小,动作做法基本上同群舞相同,一般均有熟知整个卓舞动作,顺序有较长表演经历的人员担任。群舞表演者自己击鼓,按鼓点节奏起舞,同时甩动长辫随鼓点和舞蹈动作把辫子挥舞成“∞” 形以及 “0”形等。动作粗扩豪放,刚劲威武,节奏感强,变化多样,是一个集动作、韵律、扶巧、节奏相互协调、高度统一、难度较大的民间舞蹈。

CB055OG5]SV8%JMLZ$I1E$S

图文由西藏自治区群艺馆非遗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