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非遗百科 > 音乐

嘎尔舞 (gar)

2015年05月14日 16:36    
分享到:    

“嘎尔”藏语意为歌舞或“乐舞”。嘎尔舞历史悠久,舞蹈造形优美,音乐风格独特,是一种礼仪性男子抒情歌舞艺术。它主要适用于大型典礼和迎送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等场合,在其他场合不能随意表演。嘎尔舞起源于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普兰、日土等县,在阿里地区“嘎尔舞”和“宣”统称为“嘎尔宣”。在藏族学者麦仁丹增杰仁所著的《漫谈古代历史之敕言精华》中记载“迎请丹巴辛饶米沃杰,人们跳了嘎尔宣”。丹巴辛饶米沃杰是西藏苯教祖师,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在阿里地区日土县乌江乡“定琼拉康”的一个废墟石窟壁画和阿里托林寺红殿壁文中有嘎尔宣的表演场面。之后嘎尔舞逐渐流传到西藏的拉萨、日喀则、昌都地区,流传至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萨迦寺、强巴林寺等在西藏具有较大影响的寺院和藏区德高望重的大活佛的主寺。

嘎尔舞的演员均由男性组成。分:“嘎尔珠巴”、“嘎尔巴”、“嘎尔本”三种。“嘎尔珠巴”即:男童歌舞者,“嘎尔巴’’即:歌舞者,“嘎尔本”即:艺术指导及行政负责人。嘎尔分“嘎尔”和“嘎尔鲁”两种形式。“嘎尔鲁”是一种童声齐唱的艺术形式。有“扎年”(六弦琴)、“林古”(竹笛)、扬琴、铁琴、根卡、艾噶等乐器伴奏。“嘎尔”又分“波嘎尔”和“莫嘎尔”两种,“波嘎尔”即男子歌舞,“莫嘎尔”即女子歌舞。但都由男性表演,非男扮女装,动作、服饰、道具均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名称上不同而已。这是因为过去嘎尔的表演场合主要在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和萨迦寺法王以及高僧活佛的宫内或寺庙大厅里,因此绝对禁止女演员上场表演。

(BLDNK%3P@YXVWEVY1)K~IF

(图文由西藏自治区群艺馆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