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 非遗百科 > 技艺

江达波罗古译刻版制作技艺

2015年05月14日 16:36    
分享到:    

波罗古泽木刻雕版起源于1676年,由当时的德格第12世土司和第6世法王却吉·登巴次仁发起,当时四川的德格、白玉、以及西藏的江达都隶属德格土司管辖,加之当时盛行佛教,用于印制佛教经文及图案的木板雕刻工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推动了波罗木刻印刷技术的全面发展。在整个清代期间,土司、宗本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较原始的制版刻板方法,兼收并蓄各种学科历史文献和各教派典籍,在寺庙刻制数以万计的木刻雕版。现今位于四川省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德格印经院”中百分之80-90以上印经版均为昌都地区江达县波罗乡所制。

由于做工的精细、精美、精致,波罗古泽刻板在现代藏区雕刻刻板中属于精品之列,在制作中,古译刻板内文首先必须经过享有盛名的藏文书法家书写而成(用手写印刷字体写在纸上),由雕刻艺人按照原文临摹刻制,出成品后还要经过12次严格校对;刻板的原料采用当地盛产的“桦胶树”。木版雕刻工具分大小40余种,工具多以剃刀为主,以刀口直径分类,也有常见的刷子、磨石、牛皮护膝等工具,一个雕刻艺人随身携带的必备雕刻工具就达10余种。

C%SCB[}E9{K`3U{%{629Z3X

(图文由西藏自治区群艺馆非遗保护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