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唐卡艺术 手工技艺才能保留它的灵魂

2015年06月08日 16:2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导读:

西藏唐卡画院的掌门人勉冲·罗布斯达温文尔雅,总是带着令人舒服的微笑。

1.jpg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勉冲·罗布斯达

西藏唐卡画院的前世今生

西藏唐卡画院的掌门人勉冲·罗布斯达温文尔雅,总是带着令人舒服的微笑。我见他的第一句话就是:“院长,你们网站上的地址该更新了吧?”

罗布斯达院长连连点头,“网站是请人做的,好几年没更新了。最近网站负责人准备更新,并且会开通唐卡画院的微信公众号。”

西藏唐卡画院虽然成立于2012年1月6日,但其前身堆觉白吉藏族传统美术室早在2000年就已经创建。作为一个民办非企业文化艺术组织机构,西藏唐卡画院集展览、研讨、培训、鉴定和收藏于一体,保护、传承、发展藏族唐卡艺术。

罗布斯达出生在唐卡绘制世家,是藏族唐卡勉萨派国家级传承人,从12岁起就跟随爷爷学习唐卡绘画技艺。为了提高绘画水平,罗布斯达拜十世班禅的专职绘画大师噶钦·洛桑平措和噶钦·阿顿为师,深入学习了四年。1998年,罗布斯达在西藏大学进修了三年的美术史和藏学,毕业后,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唐卡艺术,他创建了堆觉白吉藏族传统美术室。

2013年6月26日,西藏唐卡传习基地暨西藏唐卡画院在拉萨正式揭牌。整个传习基地暨画院由展厅、学术厅和传习基地三部分组成。在位于一楼的唐卡展厅内,是一幅幅勉唐画派、勉萨画派、嘎玛嘎赤画派、钦孜画派的优秀作品及部分堆绣唐卡的优秀作品。

画院二楼是研讨室和会客厅,接待来此学习、参观、研讨的唐卡爱好者和专家。三楼是四大画派传承人的画室和培养画师的学习班。

2014年6月,西藏唐卡画院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

罗布斯达创作的系列作品之《宗喀巴大师传记》 摄影:王新妍

2.jpg

唐卡艺术的传承与展示

罗布斯达20岁开始出作品,如今已经40多岁,他根本记不清画了多少幅作品。无论多忙,他每天都会挤出时间来画唐卡,这种爱深入骨髓。目前,他的作品主要收藏在自治区博物馆和西藏唐卡画院。

在本次藏博会上,唐卡画院有5幅作品参展。罗布斯达平时埋头创作,当他看到藏博会上很多人非常喜欢唐卡但又因为价格太贵舍不得买的时候,他有一个想法冒出来:以后可以制作一些唐卡的仿制品或者明信片,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唐卡艺术。

培养年轻唐卡画师是罗布斯达最重要的工作。画院的学习班分为初、中、高级,初级班主要学习白描,中级班主要学习上色,高级班学生要辅助老师完成复杂作品。目前有5位女生在学习班学习。据悉,画院迄今共培养出200多位优秀的唐卡画师。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传统画笔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罗布斯达还会花很多时间研究画笔的制作技术。一般来说,藏族传统画笔主要有木炭笔、石头笔、天珠笔、勾线笔、染色笔、上色笔等类型。传统的唐卡画师都是自己制作画笔,选材不同,画笔的质量就不一样,劣质的画笔会影响到唐卡的品质。因此,精选最好的原材料,精心制作成相对一致的画笔就很重要。如今,罗布斯达专门申请了商标,以后打算大批量地生产画笔。

画院还积极组织西藏各流派唐卡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展览,向国内外广泛宣传藏族唐卡绘画艺术。在首届藏博会上,西藏唐卡画院获得藏博会展览展示文化板块“优秀组织奖”。

3.jpg

传统工艺,传统用料。摄影:姚浩然

发展唐卡需保留手工技艺

唐卡绘画这个传统工艺是藏族人民不可或缺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在国内外都被广泛关注。唐卡不仅仅包含一般概念的宗教文化,还是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这种藏族文化是人民大众创造的,反映人民的思想、言论、行动、行为,包括了藏族人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

唐卡按照质地和制作方法划分主要有绘画唐卡和织绣唐卡两大类。绘画唐卡是用颜料在画布上直接绘制,又可分为彩唐、金唐、黑唐、朱红唐、描金唐等。所用颜料均采用绿松石、朱砂、珊瑚、孔雀石、金银等天然矿物质研磨而成,色彩艳丽,且经千年也不褪色。织绣唐卡以丝绢绸缎为材料,又可分为刺绣、织绣、堆绣、堆绫、缂丝等品类。

但由于唐卡是一种手工的绘画(制作)工艺,完成一幅唐卡作品至少需要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用机械化来替代的。唐卡的传统手工绘制决定了唐卡无法进行产业化发展,是一种即使有市场需求也不能进行批量生产的工艺品。

罗布斯达认为,只有保留手工技艺才能真正保留唐卡艺术的灵魂。

广阔的市场是传统工艺发展的重要条件,创造市场条件不是破坏民族特需品的生存环境,也不是把藏族的传统工艺进行大量生产充斥整个市场,而是通过市场这一平台进行开发才能真正保护面临困境的传统手工技艺。

在首届藏博会上,西藏唐卡画院获得藏博会展览展示文化板块“优秀组织奖”。走进位于北京东路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大院内的西藏唐卡画院,最引人注目的是挂在大门口的三个牌匾,分别是:“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藏族唐卡——勉萨画派”、“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族传统画笔制作技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族壁画绘制技艺”。

西藏的唐卡绘画流派主要有以下几类:

勉唐派:由勉拉顿珠于公元15世纪中叶创立。勉拉顿珠在承袭上师多巴扎西绘画技艺的基础上,在绘制唐卡和壁画时,以雪域特有的雪山、河流、树木、花草、鸟、动物等作为背景开创了勉唐画派。

嘎玛嘎赤派:公元16世纪中叶由雅堆南卡扎西创立。雅堆南卡扎西在承袭勉唐派造像度量和绘制形态的基础上,吸收了长卷中布景、色彩搭配,以及绘制建筑和动物的独特技艺,开创了嘎玛嘎赤派绘画风格。

勉萨派:公元17世纪中叶由珠古·曲英嘉措大师创立。主要特点是:一、在绘制佛像和人物时,其面部神态各有特色,不拘一格;二、金粉描绘细腻,色彩明艳;三、线条勾勒匀称;四、绘制火图喷发四射,绘制风图不用金粉勾勒,绘制花草鸟兽等逼真夺目,且绘制非常细致,基本不留间隙。

钦孜派:由钦孜大师于公元15世纪中叶创立。钦孜派在承袭了齐乌岗派绘画技艺的基础上,在绘制背景和塑造人物、动物形象上更胜一筹,同时吸收了周边其他民族的绘画技法,自成一派。

责任编辑:梁秦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