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拉萨8月21日电(记者尕玛多吉 通讯员李键)作为国家首批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中唯一的少数民族试点地市,西藏昌都市目前已完成对芒康弦子、丁青热巴、芒康盐井古盐制作技艺等6项国家级非遗的数字化整理、收集、记录工作,实现了古老文化与技艺的现代化技术保护,数字化成果将登上全国非遗数字化保护管理共享平台。
据昌都市文化局非遗办副主任王康琼介绍,在藏东丰富灿烂的文化中,各类非遗项目达75项。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昌都芒康弦子、丁青热巴、卡若区嘎玛嘎赤画派、芒康盐井古盐制作技艺、江达波罗木刻雕版技艺、芒康三弦舞、强巴林寺酥油花制作技艺、昌都锅庄8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
此外,昌都余下的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卡若区嘎玛嘎赤画派和江达波罗木刻雕版技艺的数字化收录工作也有望在两年内完成。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