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博物馆微信消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共同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承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历时5年如期完成。20日,由最终获得验收的146件(幅)作品构成的“中华史诗美术大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并面向公众展示三周。其中,西藏有两件作品参展。.
历时5年
146件(幅)作品最终获得验收
据了解,“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于2011年12月,共投入1.5亿元,由主办部委领导担任主任的该工程组委会负责组织工作;全国50余位著名美术家、理论家和考古历史学家受聘为创作指导专家委员会成员,负责具体创作评议指导工作。作品形式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最终通过验收的作品由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和陈列。作品内容主要表现公元前至公元1840年之间中华大地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涌现的杰出人物和文明成果。该工程确定了150个重点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专家初步遴选,并经过史学家和创作指导委员会共同论证审核。
为保证优秀创作人才的选拔,该工程通过媒体发布选题和作者征召公告,召开创作动员会,面向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人美术家开展创作申报工作。至2012年底,“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共收到各地申报的各类绘画和雕塑形式的草图1000余件。经过两轮观摩、评审、票选,从海选和特邀作者的申报草图中产生165件入围作品。主办单位还举办了草图公示展,征询社会各界意见,最终146件(幅)作品获得验收。
该工程作品具有四方面特点:鲜明的中国文化立场、中国艺术风格;现实主义精神与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等诸多艺术形式兼容互补;既凝聚集体智慧,又凸显艺术家个性风貌;多画种、多面貌、大体量。作品不仅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而且在艺术的历史情景再现、史实凝缩表现、个性化风格语言铸造和精神境界开拓上达到较高水平,标志着中国美术在历史画艺术创作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弥补了历史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空白。
层层评审
将由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陈列
此次美术创作吸引和凝聚了我国当代美术界最具实力的老中青优秀艺术家,在工程组委会和专家们的指导下,创作者认真研究历史典籍资料,深入理解并把握历史的主题切入点,不断强化对主题文化内涵的认识,将集体及个人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艺术品格、理想价值的追求,自觉地贯注到对历史风云、文明进步以及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艺术表达之中。
记者从正在北京参展的西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次仁旺加处了解到,此次西藏两件最终获得“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验收的唐卡作品参加了“中华史诗美术大展”。一件是韩书力和边巴顿珠绘制的唐卡《忽必烈和帝师八思巴》;另一件是拉巴次仁、次仁旺加和平措扎西三人共同绘制的唐卡《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
作为《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的第二作者,次仁旺加介绍,他是在2012年接到“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作品绘制任务。“这个工程定了选题后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当时主办部门下发绘制任务到自治区文联,西藏美术院常务副院长拉巴次仁邀请平措扎西和我同他一起绘制《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次仁旺加说。
据次仁旺加介绍,从接到创作绘制任务到绘制完成,一共花了5年时间。“最终通过验收的作品将由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和陈列,因此对于作品的要求很高。我们从接到选题到画出草图再到正式绘画,期间经过了西藏美术家协会、国家层面的历史、绘画等方面专家、国家博物馆专家的多次评审。”次仁旺加说。
关于西藏的两幅参展的唐卡作品,次仁旺加介绍,虽然都是“巨幅”唐卡,但仍有差别。其中,韩书力和边巴顿珠绘制《忽必烈和帝师八思巴》高5.7米、宽3.8米;拉巴次仁、次仁旺加和平措扎西三人绘制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高4.7米、宽2.2米。
“此次展览将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这些由西藏、内蒙古和新疆的画家绘制的,展现各自民族英雄史诗的作品,以展览的形式拼接到一起,全新创作,集体亮相,非常壮观。”次仁旺加说。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