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2017年山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2017年11月22日 11:5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刘金鹏
分享到:    

山南是藏民族的摇篮,藏文化的发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近年来,在山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据介绍,山南市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项,11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有传统戏剧类的雅砻扎西雪巴藏戏,传统技艺类的杰德秀邦典编织技艺,传统舞蹈类的昌果卓舞,民俗类的扎扎服饰和传统医药类的藏医药浴疗法等;有43项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和51名自治区级传承人,项目有扎塘果谐、吉那望果节、泽贴尔编织技艺和加查木碗制作技艺等。还有3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7年,山南市申报了25项自治区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将于2018年审批公布。

2016年下半年,山南市确定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作为山南市非遗保护工作重点项目,截止目前,工作站建站工作稳步推进。山南市召开了非遗传统工艺工作站推进会议,选派10名非遗传承人赴北京参加了“西藏山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习班”。开展了全市民族工艺摸底调查工作,对全市174家民族手工业合作社(公司)和54个重点非遗传统工艺进行了登记造册和分类建档工作。

据了解,山南市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付出了巨大投入。近年来,山南市向上级文化部门申报门巴戏等3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和加查藏纸加工制作技艺等7个自治区非遗保护项目,争取资金705.81万元,主要用于抢救性记录、拍摄纪录片、建设传习所等工作,为重点项目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必要资金支持。同时,本级财政近两年也投入1000余万元实施了乃东雪藏戏等34支民间业余藏戏队传习所建设;投入1190万元支持12个县区、83个乡镇文化站设立非遗展示厅;投入164万元更新全市藏戏队、卓舞队服装道具;投入180万元,出版非遗保护方面的成果书籍和光盘。各县(区)也相继投入311.51万元,开展传统歌舞开发利用工作。

据悉,山南市下一步将加强濒危项目普查保护力度,对未列入保护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建档工作,对濒危项目进行重点保护、立项申报;还将进一步做好传承人群研培工作,进一步提高非遗传统工艺传承能力。与此同时,还将加强非遗成果宣传工作,推动山南非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