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唐卡勉萨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罗布斯达向前来观展的游客讲解唐卡内容。 记者 谢筱纯 摄
当记者在西藏唐卡画院的作品展厅遇见罗布斯达时,他正向来此参观的游客讲解挂在展墙上一幅幅精美的唐卡。
唐卡,绝非天马行空的写意画。“三经一疏”不但明确规定了佛祖释迦牟尼以及其他佛、菩萨造型的标准,并在色彩、手势、法器等方面也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画画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提起画画,从来不敢说随意好玩,更不能飘逸。”罗布斯达的微信个性签名如是写道。当记者问起为何作画“不能飘逸”时,大师沉吟片刻后,说:“每当笔尖触及画布时,我都会感到心中十分沉重。每一笔都需要稳、准、精,不敢懈怠。画唐卡,我从来不敢飘逸,脚踏实地才是我的风格。”
出身唐卡绘画世家的罗布斯达有今天的成就,不无先天优势、更有后天努力。11岁开始师从爷爷和其他唐卡大家,从白描学起,用了十多年时间才学成出师。
后来,罗布斯达参与了扎什伦布寺修建五世至九世班禅灵塔的绘制壁画工程。他跟着爷爷走了整整两天,到离家100多公里外的寺院画壁画,虽然只是协助爷爷做一些勾线、上色的工作,但他总算有了人生第一次唐卡绘画的实践。“我当时完全忘记了赶路的劳累,心里全是兴奋,望着空空的墙面,想象以后这上面都是我的作品。”当罗布斯达以“乌琼”职位(仅次于最高级别画师的职位),参与修建十世班禅灵塔的壁画绘制工作时,他已经能够传神地画出佛像的五官。
在罗布斯达潜心学习祖传技艺时,同龄人在课堂上学习文化知识。为了补上这个落下的课程,28岁那年,他走进了学堂,家人的反对没有改变他的决心。他用了三年时间,专心钻研藏文化与藏文学。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而是选择留在拉萨。为了发扬光大这门祖先留下来的技艺,罗布斯达开门招徒,广传薪火。
“保护、继承和发扬西藏唐卡艺术,除了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西藏唐卡的名气,更重要的工作是培养人才。”罗布斯达对记者说。2012年,罗布斯达创办了西藏唐卡画院,聚集了我区各主要流派唐卡画师,集中力量培养唐卡艺术传承人。如今,西藏唐卡画院已培养出了300多名唐卡画师。
30岁的贡觉杰,随罗布斯达学习已有20多年的时间,如今已是画院老师,西藏唐卡一级画师。在唐卡画院三楼的教室里,贡觉杰正在指导学徒,学生们时而轻蘸颜料,时而勾勒线条,时而仔细端详……“我们这儿没有民族之分、性别之分,只要你会藏文,想学唐卡都可以来。”贡觉杰说。
“如今,许多年轻的唐卡画师只会复制、拷贝已有的唐卡作品,没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我们唐卡画院除了教授学生传统技艺,还通过加大白描技巧的培训力度,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于唐卡人才培养,罗布斯达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认为自己肩负着艰巨责任的罗布斯达说:“现在,西藏唐卡艺术进入了最好发展时期,我想把西藏唐卡这门传统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去继承发扬这门藏文化艺术。”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