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记风筝制作传承人普穷:此生最爱是风筝

2018年11月14日 12:1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yangnl8b63_s.jpg

图为风筝制作传承人普穷(右)正在讲解风筝龙骨的制作技巧。记者 王莉 摄

1962年出生于日喀则市的普穷自幼便与风筝结下不解之缘。在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凭借对风筝的热爱和刻苦研究,普穷自学并掌握了制作风筝的技艺。自1992年到拉萨工作至今,普穷从事手工风筝及风筝轮轴制作已有20多年,他的风筝制作精美,图案多样,得到了广大顾客的喜爱,2007年他被自治区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普穷清楚地记得,7、8岁的时候,他开始对制作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普穷表示,在那之前,虽然平时经常与小伙伴们放风筝,但放的风筝都是外面买来的,或者捡别人斗败的风筝,总觉得不过瘾。没有老师教,他就自己琢磨着做,“一开始就是照着别人的风筝去做,不断地调试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挂线位置,做得多了就熟练了。”

1992年,普穷把家安在了拉萨,从那时起就在每年4月到8月期间开始制作手工风筝和风筝轴,等到风筝季开始了就到拉萨河畔卖给前来放风筝的大人和孩子,其中不乏众多风筝爱好者,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对传统技艺感兴趣的人主动找到他学习风筝制作技艺。

西藏风筝很讲究彩绘图案,这些图案都表现了民族心理和审美取向。西藏风筝大体上有六种传统图案,每一种图案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最常见的是“加沃”,就是大胡子,在风筝两边用红黑颜色任意画出底粗上细的刀形图案,表示英勇老练的汉子。“古玛”或“古那”即红头或黑头,在风筝上端用红或黑颜色涂成几何三角形,表示护法神的头颅。“米洛”即瞪眼,在风筝两侧画上半圆图案,表示对交战对方横眉冷对的态度。“其瓦”即龇牙,在风筝的两侧画上一对钩形图案,表示恐怖的魔鬼牙形,让人丧胆。“帮典”即围裙,在风筝上用各种色彩画上道道,表示姑娘漂亮的装饰。“嘎林”即腿骨号角,在风筝上用红黑任意一色画上宽带,表示法力无限威严。

2007年,普穷被自治区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样的消息让普穷感到意外的同时也倍感重任在肩。为了让更多人更好地掌握风筝制作技巧,普穷让家人参与学做风筝和风筝轴的同时招收了几个残疾人为徒弟,“腿上有残疾的人一般干不了什么重活,但只要手是健全的,用点心,就能学会风筝制作的技巧,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风筝,他们学会了风筝制作还能多一门生活技能。”聊及招收残疾人的想法,普穷说,2018年,风筝给普穷带来了近十万元的收入,徒弟们每人也有了近万元的收入。

聊及未来,普穷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西藏风筝文化的传承和制作技艺的队伍中,让传统的技艺能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让风筝文化走出高原。(记者 王莉 见习记者 刘斯宇)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