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布达拉宫僧人在察看文献。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新华社拉萨2月25日电(记者 春拉)记者从西藏布达拉宫管理处获悉,自2019年起,我国将在十年内累计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开展迄今为止布达拉宫最大规模的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
据介绍,目前布达拉宫宫藏在册的汉、藏、满、蒙、梵等多文种珍贵古籍文献近4万函。
这些珍贵古籍文献基本涵盖了藏民族古籍文献的所有形式,内容可大致归纳为经藏、律藏、论藏等三藏典籍;大、小五明;佛本生传记;各语种医药学、史学、戏剧;各类志书、目录等。
上世纪70年代,布达拉宫组织成立古籍文献整理小组,保护修复了部分古籍文献,整理出版了四部古籍文献文集目录。近年来,为更好地保护利用这些珍贵古籍,西藏结合布达拉宫古籍文献实际情况,开展了原有古籍目录电子版的录入、整理以及数字化工作。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觉旦说,日前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组织相关保护、研究力量,编制了《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预可研报告》,并提请列入中央财政10年周期专项资金支持。目前,这一报告已获得批复。
据悉,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工程整体实施方案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项目主要分为古籍文献可预防性保护、抢救性保护修复、数字化保护、展示利用四个部分。整体实施方案计划于近期完成,目前管理处已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开展前期古籍文献普查登记工作。
目前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主要存放在灵塔殿、佛殿、经堂、部分殿堂及数间古籍文献库内。近日,记者在布达拉宫一间约160平方米的古籍文献库内看到,数位古籍文献普查工作者正在对约2800函珍贵古籍文献进行近20项内容的藏、汉双语信息数字化登记。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