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与西藏舞蹈相伴,在40多年与舞蹈共成长的岁月里,担任着舞蹈演员兼编导的双重角色。《牧羊姑娘》《僜人与喇叭花》《春满高原》《珠峰绝恋》……这些她曾经表演的、创编的西藏舞蹈作品,至今让人历历在目。虽芳华岁月慢慢流逝,但是对她而言,舞蹈事业是伴随自己一生的,国家一级编导侯志军说:“我想一辈子和舞蹈在一起。”
侯志军告诉记者,她从小热爱舞蹈,经常会跟随音乐起舞,希望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欢乐。“还记得西藏自治区成立10周年的时候,我在实验小学校宣传队表演了舞蹈《拔萝卜》,当时扮演的角色就是萝卜。其实萝卜演起来很不容易,既要打扮得像萝卜,还要把萝卜一摇一摆的动作做到位、演得生动,当时我这个‘萝卜’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说我会走上舞蹈之路,至今对这句话记忆犹新。”
1975年,中央民族大学(原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来西藏招生,招生老师说要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节目。11岁的侯志军,根据《草原儿女》的音乐,表演了一个舞蹈小片段,并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舞蹈班。“1979年毕业回来后,带来作品《孔雀高飞》,用肢体语言演绎出孔雀的唯美和优雅。多年来,这个舞蹈一直伴着我跟随团里下基层、下部队演出,也曾多次参加全国、全区的大型舞蹈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受到群众欢迎。这些归功于我曾经在担任舞蹈演员的时候,学习过的一些国内优秀经典剧目,给我的舞蹈生涯带来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帮助我提升了业务水平。”
侯志军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是她在舞台上的“黄金时期”,参加了多次比赛,表演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舞蹈作品,包括《牧羊姑娘》《僜人与喇叭花》等。“独舞《牧羊姑娘》是让我最难忘的作品,记得那年参加在昆明举办的全国首届少数民族单双三人舞蹈比赛,这个作品里,我扮演了一个在草原上放牧藏北小姑娘,她无忧无虑,享受着大自然带给她的自由与快乐,此舞蹈获表演二等奖。感谢当时的编导巴桑老师,在排练的时候,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正如那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一切艰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从2004年起至今,侯志军开始从事编导工作,想将自己的舞台实践转化为理论,帮助更多舞蹈演员从容地走向舞台,让西藏舞蹈之路走得更加深远。她告诉记者,她与自治区歌舞团导演合作的舞蹈作品《珠峰绝恋》《春满高原》,是她印象里最深刻的作品。“《珠峰绝恋》是一部表现登山精神的作品,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春满高原》旨在表现改革开放后西藏的发展,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作品具有里程碑意义。”
侯志军说,现在很多年轻的编导理念更新了,为民族民间舞蹈融入了外来元素,不会让人觉得枯燥。“西藏的文化底蕴浓厚、本土素材很多且形式丰富,我们的创作者在今后会有更多的新想法、新理念。希望以后的西藏舞蹈创作更加通俗易懂,在本民族原创上的基础上再进行挖掘、创新,还要多接地气。感谢自治区歌舞团一直以来对我的培养和关心,感谢同仁们对我工作上的帮助、支持和鼓励,西藏舞蹈一定会走向更好的明天,传递更多正能量。我想一辈子和舞蹈在一起,与舞蹈一起进步。”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